第二十八章 更適合亞洲寶寶的《朱諾》(第2/3 頁)
吳淵不打算這麼寫這個故事。
朱諾不能因為“我還年輕,我不懂照顧孩子,我沒有經濟能力,我還只是個孩子”這樣的理由,將孩子隨便一送,就可以一身輕鬆繼續迴歸自己的生活軌跡了。
這個孩子的出現,註定就會改變朱諾的人生軌跡,不能只是將其當做一個插曲而已!
還有電影裡的男主角存在感也太薄弱了,除了貢獻了一發子彈外,全程再沒有任何存在感,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維,對孩子的未來毫不在意。
這不對!
朱諾有權利選擇生和不生,就算不生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她,甚至也更應該支援她。
但是如果決定生下來,那作為父母,就應該扛起這份責任!
原版故事的劇情重點,在於朱諾和領養夫妻的互動,在於她選擇領養家庭時的掙扎,和確定後的自我救贖。
主要想表達的電影主題是“生命誠可貴,意外懷孕並不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這樣的理念。
可是吳淵構思的劇本中,朱諾雖然一開始也是想要找領養家庭,但當領養家庭的婚姻矛盾爆發,離婚後,朱諾將孩子送人的心就開始動搖了。
而那位造成這一切,同樣應該承擔一半責任的布里克,也同樣在進行著蛻變。
他的心態從一開始的不負責任,避之不及,再到看到朱諾肚子一點點變大後的不斷反省,再到最終醒悟決定承擔下屬於父親的責任!
當朱諾生下孩子,休學一年選擇照顧孩子到斷奶後再繼續學業。
布里克選擇加入北美橄欖球聯盟,做一位橄欖球職業球員賺錢養家。
兩人一個一邊照顧孩子,一個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幸福的躺在床上溫馨哄著孩子睡覺,這也不失為一個溫馨完美的結局!
吳淵版本的《朱諾》,面對周圍人和事的變化,外界的異樣眼光和看法,心態是怎麼變化的,又是如何鼓起勇氣成長起來,扛起這份責任!
是一部更聚焦於校園,聚焦於青少年成長與學會承擔責任的電影!
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本吳淵大改版的《朱諾》,終於寫好,並且第一時間就發往了john的郵箱。
而john的回覆也非常快。
第二天,john就編輯了一條郵件回覆。
他並沒有覺得這個劇本有哪裡不好,相反john非常看好這部劇本,覺得這部劇本寫的很有深度,也很契合美國社會大環境!
美國人也並不是不懂得“責任”這兩個字的,不然也不會誕生《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的經典電影!
講述青少年平靜生活突逢劇變然後成長蛻變的電影,同樣也是好來塢青睞的一種題材,學院也喜歡!
收到john的回覆,吳淵一顆忐忑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其實,他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將原版《朱諾》一絲不苟的寫出來,這樣福克斯探照燈百分百會喜歡!
畢竟原軌跡上,這部電影就是福克斯探照燈製作發行的。
但是吳淵不想這麼做。
他雖然是奔著錢去的,但他也想要在好來塢留下點屬於自己的痕跡!
如果按照原版來拍,那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很美式的,不管從電影主題還是故事理念、角色思維方式上,都找不到絲毫與華夏相關的地方。
那麼,他這個華夏導演、編劇對這部電影的意義在哪裡?
吳白鴿拍好來塢大片還會往裡加入華夏工夫元素,加入華夏思維呢!
吳淵不是溫子仁,他是在華夏土生土長,京城電影學院培養出來的導演。
他可以在好萊塢投資一些很好來塢的電影,cult片也好,商業片也罷,為了賺錢沒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