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第1/2 頁)
為了保護弟弟的過往,一個對人生已經不再抱有期待和希望的哥哥殺人,這一單獨的行為邏輯符合人常,是無可挑剔的作案動機。
但當年的那個案子,費景澄同樣參與調查,瞭解案件的細節。他不相信,是情理之中。
「我相不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警方相不相信,提起公訴的時候,法官相不相信。」梁成軒回答。
費景澄分明看出他有所隱瞞,憋著一口氣,如同隨時要發作。
半晌,費景澄說:「梁成軒,我把這些資料給你看,是有交換條件的。你不要忘記了。」
「偵查的刑警怎麼看待他的供述?」梁成軒問。
費景澄耐著性子端量他,俄頃,開啟另一個影片檔案,道:「他的作案動機很完美,但其行為仍存在疑問。」
疑問在於陶浚邦選擇自首的時機。果然,當影片開啟,梁成軒聽見畫外那個聲音問:「你是出於什麼原因,選擇自首?」
他越過鏡頭瞥了聲音的來向,說:「我不想連累無辜的人。」
聞言,梁成軒的心裡咯噔了一聲,嘴角不由得拎起一抹淡淡的苦笑。
刑警的質疑聲中伴著否定:「如果你不想連累無辜的人,在你殺害羅昶以後,就會立即向警方自首了,而不是過了一週的時間。」
陶浚邦愧疚地低頭,聲音壓得很低,仿若犯錯以後的懺悔:「我是因為不想暴露和被懷疑,所以才把他的死偽造成酒駕車禍。原本以為,警方不會考慮到這是他殺。過去這一週,的確也沒有任何訊息讓我知道警方在查這個案子。我是看網上的熱搜爆料以後,才知道連累了無辜的人。」
偵訊的警員聽見這話,似是啞口無言了。過了幾秒鐘,一個頗為懷疑的聲音問:「你是說,即便不是葉懿川被懷疑,你也會出來自首嗎?」
他匆匆抬頭瞄了對方一眼,點頭道:「嗯。」
「天衣無縫!」費景澄張開雙手,姿勢如同剛看完一場完美演出,只差喊一聲「bravo」。
他看梁成軒的眼神,像是正在等待他的反應,俄頃流露出的疑惑,又像是不解他為什麼沉默不語。
梁成軒看得出來這一系列的動作是對他的諷刺,同時在表達對他的不滿。梁成軒苦澀地笑了笑,說:「這一次,他考慮得非常周全。」
這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絲毫沒有讓葉懿川和羅昶聯絡在一起。羅昶的死因,是出於梁成軒和他之間的恩怨。
陶浚邦殺害羅昶,是出於對弟弟的疼愛和保護,而他之所以自首,是出於本性善良的特質。這一套說詞裡,演繹了一個善良無辜的人是如何被逼急了才迫不得已殺人。而這個故事,從頭到尾沒有葉懿川的名字。
最初,梁成軒設計浴鹽讀加這個圈套要引誘陶浚邦投案自首,卻從沒有考慮過他在自首以後會如何供述。
梁成軒只是知道,會為了葉懿川再度犯罪的陶浚邦投案以後,一定會竭盡所能地把葉懿川和這個案子的關係撇清。至於他會怎麼說、怎麼做,直至看見這些影片,梁成軒才知道答案。
「關鍵性證據是什麼?」梁成軒問。
費景澄的雙唇扁了扁,說:「一輛牌號為析b138g5的汽車的租車記錄和行車記錄。」
梁成軒不解。
他解釋道:「羅昶雖然是酒駕,但不能保證在剎車片磨損的情況下他一定會發生車禍,所以陶浚邦租了那輛牌號為析b138g5的汽車,和羅昶分別後一路跟隨羅昶。析b138g5的行車記錄儀記錄了司機持續開遠光燈並且尾隨羅昶汽車的事實,並且在羅昶試圖躲避大貨車時,迅速駛離了。」
梁成軒聽著聽著,腦海中閃現出費景澄所描述的畫面。末了,他道:「所以,警方沒有在剎車裝置上發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