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香港人和大陸人的氣質差別為什麼 > 第23頁

第23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我是念歷史的,第一次知道他曾經訪問過陳濟棠、李漢魂、李濟琛、張發奎,甚至陳獨秀,然後看到他和蔡廷鍇、張大千、薛覺先等的合照,感覺上是震撼。在腦海當中,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歷史人物,我以為只在書上讀到的,怎也沒想到他們竟與我家翁在一起。在我來說,那是一種不太真實的浪漫。

我以浪漫來形容家翁的一生,是形容俠盜羅賓漢那種浪漫,充滿豪情、俠義、歷奇、此志不移,又帶點堂吉訶德色彩的那種浪漫。羅賓漢和堂吉訶德是虛構的,但家翁的一生卻是真實的。

家翁一九三九年加入香港《星島晚報》,直至一九六二年退休。加入《星島》之前,他早已是任職《大光報》的成名記者,使他一舉成名的是一篇土肥原的採訪稿。一九三三年日本關東軍特務頭子土肥原二郎路過香港,事情本身就非常秘密,家翁不但探得訊息,並且有辦法登上郵輪採訪。翌日見報,當然轟動一時了。

抗日時期,家翁是個活躍的年輕記者,基地在香港,但他隻身跑遍戰地。那兒有重要戰事他就去那兒,那裡有抗日活動他就去採訪報導。孫國棟教授和多位經歷當年的長輩,談起來都認為最感人的是他採訪綏遠百靈廟的抗戰報導。家翁在新聞界素有足智多謀之稱,常常找到別人想不到的重要角度。在採訪綏遠抗戰時,除了別人看得到的戰況、中國軍民頑強抗敵的報導和戰火摧殘下民生慘情的描寫外,他觸角四伸,連垃圾堆都不放過。結果給他找到日軍留下的筆記,顯示了日本侵略中國部署之精密;證明日軍每到一地,攻略沿線的地理民情,連當地每家每戶的人口畜口,均有詳實記錄。這方面戰後很多學者從文獻可以證實,但家翁在戰時已為南方的香港讀者報導了。

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翁姑攜同大姐紀遠和襁褓中的紀安,經韶關赴桂林大後方逃難,後又親歷湘桂大撤退,戰後才輾轉回到香港。聽翁姑講述平生經歷,是一課真實的中國近代史。

家翁那一代,真可算是苦難的中國人,經歷比翁姑悽慘的人雖比比皆是,然而像家翁那麼緊貼時代脈搏,當是少數,這與他的職業和性格有關。家翁的多年同事和老友皆稱他機警靈敏、思路縱橫、交遊廣闊、有膽有識有義氣,這是我絕對相信的,否則他也不可能採訪到那麼多的名人。特別在抗戰時期,南方的軍官將帥,無一漏於他採訪稿之外。軍政名人、文人學者,以至土匪惡霸,他都有辦法接近。

家翁親歷的精彩掌故之多,真是難以盡說,他平生引以自豪的採訪更不可勝數。不過他常常提及的,倒不是訪問土肥原或是綏遠紀行,而是幾件帶有俠客色彩的事。

其一是在翁姑逃難桂林時,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也落難榕城。薛班為環境所迫,曾在香港淪陷後演過「跳加官」,難為民眾諒解,在桂林開鑼恐有問題;二則粵班到桂林演戲,也有「地頭」問題。果然開戲之後遭人恐嚇破壞,演不成。不演戲,班中兄弟炊事也成問題。家翁得悉其困境後,挺身求見當時掌管兩廣軍事,也是桂林最高管理層的李濟琛將軍,直述戲班是最無助的,淪陷後仍要演戲,本是迫於無奈。戲班從香港遠遠逃到桂林,正是抱著愛國心而不願在敵區受屈辱所致,誰料在桂林開戲謀生,又遭不法之徒搗亂,當局不能坐視不理。李濟琛深受感動,表示定要究辦搗亂者,後來更為戲班提供了一家舊戲院,經裝修後改名為國民戲院。家翁又奔走桂林報界和文化界,希望他們支援薛班,於是「覺先聲」得以順利公演。後來「覺先聲劇團」還邀他當過一陣經理兼班主,因此家翁常自嘲為「羊牯班主」;晚年每談起此事,頗為自鳴得意。

另一件事發生在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那時他的家鄉中山有一名大賊,在深山野嶺擁有不少人馬,打家劫舍,為非作惡。中山縣當時的縣長孫乾與家翁頗有交往,相談起來

目錄
[綜武俠]生活玩家何錯之有假鳳虛凰鬥羅問道茅山天師大佬,包養不?!末世危機之人類滅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