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香港人和大陸人的氣質差別為什麼 > 第47頁

第47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許多同學與王懷冰先生比較狎熟。他住在油麻地吳淞街鬧市,兒女很多。平易近人,講課很大一部分是重複了不知第幾次的近代人物掌故與傳聞瑣事,常常提起「我的朋友羅香林先生」之類,與系主任常常繼承他們鄉先輩古直之後痛罵胡適,又大異其趣。王先生大抵是愛熱鬧、重感性的人,與其他兩位主要老師性格很不相同。自問那時也是年少識淺,在隱約覺得大有矛盾的長輩之間,有輕率的選擇性同情,甚至無辜捲入蒙猜受忌的青白眼範圍之中,以至影響去就。若干年後,有機會和舊日的業師以同工的緣份共事共處(譬如在珠海文史研究所當了好幾年博、碩士的論文翻查之類),一次又一次體驗到某些傳統文人、村夫子式的糊塗、顢頇。不明是非、不辨事理。就恍然明白孟子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是至理名言了。

一年級時教國文那位楊睿聰先生,原來是高三時年青的、臺大回來的數學科楊景弼先生的尊翁,也不知應當稱呼他是老師抑或太老師了。原來四年級的聲韻學是他教的,用的是一看再看總不明白的、正中版葉光球的教本。升班前正買了這本東西,楊先生就不幸病故,請了位潮籍女學者林蓮仙老師來代,改用她在中山大學的教授王力的《漢語音韻學》,配合了那時僅有的參考小書,羅常培、唐作藩等的冊子,自己排比整理一番,也理出個所以然,並且在以後幾十年當中,大學老師講聲調,粵音常識時,受用不盡了。林老師非常盡責,相當緊張,富有潮汕人士榮譽感和奮鬥生命力。後來和女兒同日獲得港大博士,一時騰為佳話。愛兒不幸念中四時隨神父往游泳而遇溺,成了她又一項極大的傷痛。我們初以學生身份到她中環府上拜年時,女兒還是初中生,後來就成了港大醫學院生理講師,並且是歷史系一位同事的夫人了。林先生似乎有不少委屈,我和家人每年春節拜候時總約略聽說一二。眼見她珍如拱璧、鎖在玻璃壁框裡面的亡兒手製模型戰艦,自己的書法、博士和各類評判證書、襟綬等,總不免又佩服、又感慨。林先生後來卒之當了一段不長時間的系主任,臨退休前力爭在最後一個月升了教授。當然,這一切都是我們學業以後多年的事了。退休後她又到過浸會、嶺南等校出掌系政,好像都不大愉快,近年和我們的聯絡也極少了。前兩年還在港大她女婿當舍監的那個宿舍街旁,遠遠看見她滿頭白髮的臃腫身影,實在令人驚懼那無情的時間!

唸了四年崇基,相當得益還是選修外系的某些科目。從崇基的前身、廣州嶺南華業,到美國跟過杜威、又回母校服務的曾昭森博士,六十年代初期離開大陸,到崇基當教務長。他開了科半學年的「形式邏輯學」,我好奇心地一選,選出個終生的興趣來。當年承蒙昭森老師獎賞,還在華業後替他改了幾趟這科的卷子。到港大中文系任職時,還濫竽充數地,在「現代漢語」科提供給同學們一些這方面的入門知識,希望大家「想得合理」,於是「說得明白、寫得清楚」,甚至再教另一個下一代時,也不致糊糊塗塗呢。實際上曾先生的課雖然只有四、五個月,那感念與佩服卻是終生的。

曾昭森博士早就觀光過外國的月光,但他仍然眷懷禹域的太陽;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也敬愛傳統的中國文化。許多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的《新兒童》,那本戰後風行了好幾年、啟迪了無數小心靈的好刊物,就是在他領導之下,他的高足黃慶雲女士所主編的。多年來不論轉徙奔波到地球哪個角落,橫排著一整套的《新兒童》,總在他的客廳大玻璃書櫃,直到他七四年因病去世。在病榻中他還親筆為我寫了封給港大的諮詢函件,力薦我這教了十年中學的當年崇基第一名畢業生,也可以教大學。對曾老師,我有永遠的謝意。

曾先生為人剛正,聽說後來與他有葭莩之親的容啟東校長,也不大和洽。或者他堅持教育家的理想和炎黃子孫的氣度吧,他特彆

目錄
[綜武俠]生活玩家何錯之有假鳳虛凰鬥羅問道茅山天師大佬,包養不?!末世危機之人類滅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