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香港人和大陸人的氣質差別為什麼 > 第79頁

第79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喝茶下棋以外,我們還有一些共同嗜好:遊山玩水,逛古籍書店,到古董店看古書畫瓷器。白雲山的蒲澗寺,觀音山的五層樓,文德路的線裝書、字畫、古董商店,荔枝灣的畫舫,財廳前的半甌茶室……,都是好去處。甚至為了好奇而光顧「鐵板神算」。後來到了香港,也曾和我探訪羅時憲學兄,請他表演「圓光術」,談論左道旁門的玩兒,津津有味。不少人只知道錢先生講學著書嚴肅的一面,卻不知道他的興趣是多姿多彩的。錢先生亦工於書法,筆力剛勁渾厚,起筆尖銳,自成一格,大字小字,一筆不苟,他治學態度謹嚴,寫字也如此。

廣州解放前,錢先生又避地香港。大約在五十年代初,與唐君毅、張丕介創辦新亞書院,校舍曾經三遷,早期在炮仗街和桂林街,最後在農甫道。初期學生很少,因為語言隔閡,只有能聽能講普通話的學生才會就讀,而香港卻是以廣東話為母語的,因此,錢先生希望我能抽空來幫忙。那時候我在培正中學教書,聘約規定不能兼職,只好作罷。

我沒有聽過錢先生的課。有一次,我到桂林街新亞書院探訪他,他恰在上課,唐先生招呼我到會客廳閒談等候。客廳和課室只是一牆之隔,聽到那邊語聲琅琅,抑揚頓挫,滔滔不絕。唐先生說,他一講就兩小時,快下課了。不久他從課室走出來,拍拍長袍袖上的粉筆灰,兩手空空,什麼東西都沒有,原來他講課是不用講義的。這件偶然碰見的小事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亞書院搬到農甫道的年代,陣容已經相當壯大,學系增加了,學生人數激增,儼然成為一所大學的文學院。當年中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高等學府只有香港大學,門禁森嚴,不容易進去,要在本地深造,只能投考新亞、崇基、聯合、浸會等書院。新亞以文史科為主幹,在錢先生的盛名號召之下,攻讀文史的學生特別多,是理所當然的。他的新亞弟子,後來不少人也是我在羅富國師範學院和港大中文系時的學生,談起錢先生,無不以及門為榮。

香港中文大學於一九六三年成立,包括新亞、崇基、聯合三個書院,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在籌備期間,錢先生不大願意參加,因為一入「殼中」,便事事不由自主,尤其有違發揚中國文化事業的初衷。但在這個現實社會,辦學如果沒有政府資助,是難以支援的。還有教授講師們的待遇問題,一登龍門便「薪」價十倍,於是錢先生終於「俯順群情」了。

他在中文大學似乎不很愉快,新亞書院院長的任期也不長,跟高層人員相處也不融洽,也許由於西風還在壓倒東風吧。他血壓偏高,一動氣就急遽上升,開會之後往往要馬上看醫生。在這種情況下,過不了幾年就乾脆退休了。他退休後,我們往來又多起來,不少學府秘辛、儒林外史都為談柄,涉及的人物多是我相識的,雖然已歸道山,不說也罷。

他的寓所在沙田西林寺後面的山邊,林木扶疏,幽禽時咔,加上一道長長的走廊,闌幹上種了幾十盆蘭花,環境十分清雅。他定居臺灣後還念念不忘,每次來港,總會到山下眺望一番。他原來打算在香港居留,寫一部關於朱熹研究的書(書名好像是《朱子學案》,在臺灣出版後曾寄給我,目前留在香港,記不清楚了),不料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的狂瀾波及香港,把他嚇跑了!次年便搬家到臺灣去。

在這裡必須一提錢夫人胡美琦女士,她學識豐富,品性賢淑,對錢先生無微不至,而且集侍從、秘書、司機、庖廚工作於一身。如果沒有她,真不知道錢先生怎樣生活下去,特別是當他視力朦朧以後。

錢夫人和內子也相當投契,每次互訪,我和錢先生天南地北一談便兩三小時,她們就閒話家常去也,很少參加我們的「座談會」。因為錢先生的普通話「鄉音無改」,內子一知半解。根本沒資格做「旁聽生」。某天下午,錢先生驅車(司

目錄
[綜武俠]生活玩家何錯之有假鳳虛凰鬥羅問道茅山天師大佬,包養不?!末世危機之人類滅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