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舍衛出城尋豹影,雪山講經引獸蹤(第2/5 頁)
佛陀面帶慈悲,溫和地說道:“此乃吾自身決定,與爾等無關。我輩出家之人,自應遠離紅塵喧囂,行清靜無為之道,是以才決定去雪山修行。”
又道:“雪山之地條件艱苦,無法容納太多人,此去,僅佛陀及親信弟子數十人前往。百姓們仰慕佛法,也無需擔憂,日後眾弟子自會經常下山弘法。”
然而,百姓們仍不願放棄,執意追隨。
見此情景,佛陀微微搖頭,雙手合十。只見佛陀周身散出金色光芒,光芒籠罩著他和親信弟子數十人,緩緩升空,向著雪山飛去。
舍衛城中,國王和百姓們皆是仰頭觀望,有的跪地祈禱,有的雙手合十,默默祝禱,久久不願離去。
雪山之地,地處天竺世界北端,此處幅員遼闊,群山環繞,方圓數萬裡。因地勢極高,終年嚴寒積雪,故統稱雪山,常人莫不敢近。
天竺世界三位大神中,梵天和溼婆神均在雪山修行。
創世之神梵天自從強娶自己創造出來的妙音天女薩拉瓦蒂未果、被溼婆神燒掉一頭後,就來到雪山,在迷盧山巔建立雪山神殿,常居此處。
溼婆神住凱拉薩山(即今岡仁波齊山),該山四面絕壁,終年積雪,凡人歎為觀止。終年有信眾繞山祈福,四時祭祀不斷。
佛陀僅憑一張紙上的記載即來雪山之上尋找雙頭寒羽豹,也沒有個具體的方向,本無所謂居於何處。
但此地已有二位大神捷足先登,作為後來者,自當先拜過二位大神,再定行止。
這日,迷盧山頂的雪山神殿前,一道金光閃過,現出數十位來客,這正是佛陀釋迦牟尼率領門下弟子前來拜見梵天了。
梵天端坐在雪山神殿的寶座之上,周身散發著無盡的神聖光輝。他的面容莊嚴而慈悲,雙眸深邃如海,彷彿蘊含著宇宙間的無盡奧秘。
當佛陀率領弟子們出現在神殿前時,佛陀雙手合十,躬身行禮道:“弟子悉達多,心中敬仰大梵天,特率眾門下前來拜見。”
梵天微微抬眼,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賞和欣慰,說道:“釋迦牟尼,吾早已知曉你的不凡。你累世行善,諸天功業加身,今轉世而來,弘揚佛法,實乃眾生之幸。”
佛陀回應道:“承蒙梵天大神誇讚,弟子深知修行之路漫漫,仍需不斷精進。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求。”
梵天輕挑眉梢,問道:“但說無妨。”
佛陀誠懇說道:“弟子欲在這雪山修行,以求更深刻的覺悟,還望梵天大神應允。”
梵天略作沉思,而後道:“雪山環境惡劣,你可知其中艱辛?”
佛陀堅定答道:“弟子已做好準備,願以苦行磨鍊心智,只為能更好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梵天微微點頭,說道:“你心懷眾生,意志堅決,吾又怎會不應允。這雪山之地,儘可為你的道場。”
佛陀面露喜色,再次行禮:“多謝梵天大神成全,弟子定當不負所望。”
梵天語重心長地說:“望你在此潛心修行,將佛法的智慧傳播給更多的生靈,為天下子民帶來福祉。”
佛陀鄭重應道:“弟子謹記梵天大神教誨。”
隨後,梵天又賜予佛陀祝福之光,佛陀帶領弟子們恭敬地退出雪山神殿。
自雪山神殿退出後,眾人又馬不停蹄地前往溼婆神處拜見。
對於這樣一位功德滿身、度化世人的後起之秀,作為這方天地守護神的溼婆神自然也是頗為欣賞。
一番讚賞、嘉許後,溼婆神對於佛陀來到雪山也是並不反對。“雪山之大,儘可容納芸芸眾生,佛陀儘可任意覓地修行。”
拜見完二位大神、得到二位大神的允許,佛陀這才開始為自己挑選落腳點。
因為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