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曹操困局(第1/2 頁)
彷彿是回應著楊阜的話,城外的劉軍有了動靜。
韋康再度爬起來一看,只見大軍開始分出支隊,徐徐向兩邊圍去。
便驚道:“這定是要包圍冀縣,將我等困住,日後如何能逃?”
儘管楊阜是堅定的曹派,此刻亦無力反駁。
時間不多了,韋康不再猶豫,下城準備投降。
“元將!”楊阜叫了一聲,韋康卻是頭也不回,楊阜只能無奈嘆息:“唉——”
這時一旁默默無言的姜冏開口道:“大人投降無可厚非,依我看,劉皇叔亦不失為天下英雄。”
說完,他也隨之下城,投降這種事情,如果只有韋康一個人去做,面上總是不好看的。
楊阜見狀,也就跟著下城,不是因為他改變主意,只是若只有他一人不去,怕是要被拿來開刀了。
韋康獻降,劉備兵不血刃便進駐了冀縣,很是高興,自然不會虧待這獻降的三人,一一進行了封賞。
事後,劉備問法正:“孝直,是否還要繼續發兵?”
“回主公,發兵不急,若我所料不差,夏侯淵的援軍應當就在路上了,若野外遭遇,難保是一場大戰,勝負難料。不如守著冀縣,以逸待勞,守株待兔。只要把夏侯淵餘糧耗盡,不消開戰,敵軍自潰。”
“好!也不知士元,子平兩路進展如何了。”
“正已經派出斥候了,相信不久便會有訊息。”
卻說馬超回到武威後,清楚曹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於是馬不停蹄的趕去向羌王借兵。
羌王對馬超的武勇十分了解,連他都在曹操手下吃了虧,便害怕一旦曹操掌握涼州,自己也吃不了好果子,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明白的。
於是二話不說,借了八千羌騎給了馬超,使其抗擊曹軍。
馬超藉著這支軍隊,加上自己帶回來的萬餘騎兵,在姑臧與夏侯淵大軍對壘。
他的軍糧處境並不比夏侯淵大軍好多少,但好在兵力不算多,消耗也少,暫時無虞。
反倒是夏侯淵一方,現在有點騎虎難下了。
他依靠著兵力優勢才能將馬超壓制在姑臧城內,卻幾乎在一個時間,收到了來自天水和左扶風的求援書。
“大耳賊不是在漢中攻城嗎,怎麼這麼快就攻過來了。”夏侯淵看完後大怒。
徐晃亦是訝異道:“根據探報,兩路大軍總兵力約莫五萬,能有如此規模,定是已經攻下了漢中,咱們被擺了一道。”
張合抱拳建議:“將軍,馬超不成氣候,劉備才是大敵,為今之計,必須馬上馳援,將劉備擊退才是。”
話雖如此,但馬超已是強弩之末,就這麼撤退未免可惜。
“將軍,舍小取大,不可遲疑啊。”徐晃急勸道。
“好,撤軍!”夏侯淵也明白,不能讓任由劉備亂來,而馬超待擊退劉備後再收拾不遲。
下定決心後,夏侯淵安排道:“我與公明帶四萬大軍支援冀縣,儁義帶三萬大軍支援陳倉,撥一萬兵力給金城閻行鎮守,以防馬超,二位以為如何?”
“將軍分配合理,末將沒有異議,只是這軍糧已顯不足,如何分配?”張合提出疑問。
“軍糧?”夏侯淵沒想到還有這層問題,自陳群等人推行軍屯制以後,曹軍鮮有軍糧不濟的情況,所以他沒有留意到也屬正常。
徐晃皺眉道:“算算時日,新一批軍糧應該早到了,可遲遲未見,莫非途中出了什麼變故?”
“糧路都是安全路線,按理說不該出什麼問題,我已派出斥候探查。”
“那便等斥候訊息,先將此事放在一旁,若糧草不濟,優先供給援軍,馬超未必敢來進攻,此事便由儁義安排,另外書信一封去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