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頁(第1/2 頁)
顯然,中國部署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周邊地區的地面部隊根本擋不住帝國陸軍。
也就是說,陸軍並不是封鎖與包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主力。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陸軍也不是中國軍隊的主力,特別是在爭奪戰略彈道飛彈部隊的鬥爭中敗給了空軍之後,陸軍在中國軍事力量中的地位急劇降低,甚至一度淪落到了與陸戰隊同等的地步。
當然。這也與中國的基本安全環境有關。
這就是,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擊敗了周邊地區的所有敵國與潛在敵國,透過肢解俄國在大陸方向上建立起了縱深超過一千公里的安全區,並且以戰勝國的身份解決了所有關係到本土安全的邊境問題,依靠強大的戰略打擊力量消除了所有潛在威脅。獲得了自建國之後最為理想的周邊環境。
得簡單一些,中國在大戰之後已經沒有來自陸地方向上的威脅了。
顯然,以本土安全為目的,中國沒有必要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甚至沒有必要打造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陸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陸軍已經淪落到了戰略預備隊的地步。
這就是,哪怕爆發全面戰爭,憑藉國境線以外上千公里的戰略防禦空間,中國都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戰爭準備時間,也就有足夠的把握在敵人攻到國境線上的時候,組建起一支強大的地面部隊。
結果就是,在和平時期,中國沒有理由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
當然,在對外擴張上,陸軍也是次要角色。
這就是,在維持戰後的國際秩序上,或者說是在鞏固戰爭期間奪得的勢力範圍上,發揮主要作用的是海軍,其次是空軍。
更重要的是,即便需要地面部隊,也有陸戰隊可選。
可以說,陸戰隊在戰後成為獨立兵種,對陸軍的存在構成了最為嚴重的威脅與挑戰。
要知道,在中國的軍事結構中,陸軍的首要職責是保衛本土,而陸戰隊才是對外擴張的急先鋒。
顯然,陸戰隊的提升,讓陸軍失去了成為對外擴張主要力量的機會。
可以說,在戰後的歷次軍事改革中,陸軍都是受害者,而陸軍的兵力規模與裝備水平也在逐年下降。
到冷戰結束的時候,陸軍在三大軍種中已經名利末席,地位僅在陸戰隊之上。
當然,除了軍事上的需求,政治上的需求也是打壓陸軍的主要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講,政治原因起到的作用最大。
主要就是,在大戰結束前,馮承乾發起了軍事改革,並且希望透過改革來削弱軍人的政治影響力,為建立民主政治體制打下基礎。在馮承乾推行的改革中,來自陸軍的阻力差點使改革前功盡棄。
別忘了,當初為了讓劉伯恩下臺,馮承乾差點就發起了軍事政變。
發生在一九五零年的事情,讓馮承乾堅信,如果陸軍過於強大,那麼中國的民主政治程序就將胎死腹中。
結果就是,在馮承乾退役之前,軍事改革就以打壓陸軍為主。
在大幅度削減陸軍兵力的同時,馮承乾還在國民議會推動透過了數部與限制陸軍、或者是限制軍隊有關的法案。最重要的一部法案在一九五一年正式生效,即在和平時期,正規軍不得駐紮在城市與城市周邊地區,不得參與與介入維持社會秩序的治安行動,且正規軍的調動均需要獲得國民議會授權,總統在和平時期僅能調動正規軍執行境外任務,不得調動正規軍在國內執行任務。
這部法案的核心就是阻止總統調動軍隊來對付國內的政治勢力。
當然,後來該法案還多了一部修正案,即在之前的預備役軍隊的基礎上,建立了具有地方武裝力量性質的武裝警察部隊,並且賦予武裝警察部隊在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