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頁(第2/2 頁)
來促成全面裁軍。
對赫岑道夫的提議,顧祝同表示了歡迎,卻沒有做出太大的讓步。
當時,赫岑道夫提出等比例削減核武器,而顧祝同則堅持應該等量削減核武器,而這兩種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前面已經提到,德意志第二帝國透過立法,把核武器的總量限制在一萬四千件以內,而中國卻沒有類似的立法。在赫岑道夫訪華的時候,中國擁有二萬六千件核武器,幾乎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兩倍。
也就是說。如果等比例削減的話,那麼中國需要銷毀更多的核武器。
相反,如果等量削減的話,中國能夠保留更多的核武器。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要想維持有效的戰略威脅力量,就必須擁有足夠的核武器,而且這是一個相對數量。而不是絕對數量。
原因就是,核威脅理論本身就是相對的,而且與核戰略有很大的關係。
核武器剛剛誕生的時候。其主要打擊物件是敵對國的大城市,特別是工業城市,即核武器被當做一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使用。隨著核武器的數量增加。以及運載工具的投擲精度提高,核武器的應用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七零年代末,中德的核戰略中,打擊對方城市成為次要任務,核武器的頭號任務是打擊對方的核武器,即以摧毀對方的戰略反擊力量為主要目的。
在這方面,中國的核戰略體現得最為明顯。
顧祝同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中國的核武器投擲工具得到了大發展,一大批精度極高的運載與投擲工具相繼問世。比如在一九八三年定型的&ldo;捍衛者&rdo;型洲際彈道飛彈,不但具備公路與鐵路機動發射能力。能夠同時運載十枚當量可達五十萬噸的核彈頭,以及高達一萬一千公里的最大射程,還擁有五十米的命中精度。又比如,在一九八四年開始量產的&ldo;神針&rdo;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其最大射程達到一萬二千公里。最多能夠運載十二枚當量可達二十萬噸的核彈頭,其命中精度在九十米左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