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首相吳慎半垂眼簾看不出任何情緒。
副相左槐不著痕跡地看了三司使王準一眼,王準眼觀鼻鼻觀心。
樞密使蔣鯤眉頭常年是皺起來的,眉間都有一道深刻的皺痕,臉上只有嚴厲和很嚴厲這兩種表情。
梁帝高坐在御座上,將眾臣的反應盡收眼底,對朝堂變得比集市還熱鬧並無半點兒不悅。
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互相不對付是他身為帝王最樂意看到的。
朝臣們吵架,他這個帝王就安穩了。哪□□臣們相親相愛同氣連枝,他這個帝王就該慌了。
梁帝想著想著就想到了沈家軍,好心情瞬間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軍隊就該聽命服從於帝王,而不是將帥。
沈家軍連他這個皇帝都調動不了,只聽沈震之令,真是一群混帳東西!
「夠了!」梁帝忽然暴喝一聲,顯而易見怒氣勃發。
眾臣工霎時收聲,各出列者飛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然後齊刷刷說:「臣失儀,請聖上恕罪。」
「既帳目有問題,就交於御史臺詳查,諸卿家在這裡吵也吵不出什麼結果來。」
「聖上聖明。」眾臣齊聲說。
「史愛卿。」梁帝喚。
御史臺勾管官史安節出列:「臣在。」
梁帝道:「帳目之事不容小覷,此事就交由你御史臺查明。」
史安節行禮:「臣領旨。」
事情就這麼定了。
典儀問可還有事要奏,禮儀院的勾管官出列請奏皇帝。
今年是三年一度的採選之年,請官家下詔採選天下良家淑女,以充後宮、宗室。
梁帝當然應允。
在紫微殿裡君臣正在討論採選之事時,宣德門南街之北登聞鼓前,逐漸聚攏了不少天命耳順之年的老者,目測有三十人巨多,且還在逐漸增加。
這群人裡,有著長衫的學究,有穿打短的村夫,有一身錦緞的富戶,各色各樣。
他們聚集在登聞鼓前,皆神情肅穆,沒有半絲嘈雜之聲。
日漸升高,街上往來的行人也越來越多,登聞鼓前的這一幕也引得越來越多人注意。
這時,四位手拿鳩首杖的老者上前,合力拿起鼓槌,對著登聞鼓的鼓面,奮力敲響。
咚――咚――咚――
一聲一聲。
整個啟安城彷彿都震動了起來。
第18章 位高重名
永泰十五年三月十七,連綿多日的陰雨在今日休止,天空雖然雲層還厚,然陽光已經從雲層的邊際漏出。
和煦的春風輕輕吹拂,御街杈子裡種下的柳樹枝條隨風飛舞,桃花、杏花、梨花開了滿樹。
這樣的春光裡,陸續行過老人,有身強體健的健步如飛,有步履蹣跚的由人攙扶。
他們行過御街,到宣德門南橫街往西,那是登聞檢院與登聞鼓所在。
老人們神情肅穆面向登聞鼓,待陽光徹底破開雲層照耀在大地上、屋簷上、老人的身上,為首的四名手執鳩首杖的老者上前拿起登聞鼓的鼓槌,一同敲響登聞鼓。
咚——咚——咚——
「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后氏貴爵而尚齒,殷人貴富而尚齒,周人貴親而尚齒。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年之貴乎天下,久矣;次乎事親也![注1]」百十餘老者在登聞鼓前齊聲高誦《禮》。
隨著老者們的高呼聲,越來越多的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往登聞鼓前聚攏。
不識字者靠後,青壯護著有學識的老者上前去,婦人約束著孩童不許吵鬧,年輕學子們肅穆圍成一圈護住老者們,以防老者們被「不長眼的」衝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