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景監因此責怪商鞅,商鞅卻道:“我向孝公說的是帝道,他聽不懂而已。”
五天之後,應商鞅之請,景監又求得秦孝公召見了商鞅。這次二人之間有了一些交談,但商鞅的表現還是不能讓孝公滿意,於是秦孝公又責備了景監。而這一次商鞅對景監說:“此次我與孝公談的是王道,他還是不太懂。”其時,商鞅懇請景監再為他爭取最後一次面見孝公的機會,如果還是不成,他就決定回家去種瓜了。
於是商鞅第三次晉見孝公。此次兩人相談數日不厭。甚至在談話當中,孝公不知不覺把身體都移到席案前面來,與商鞅促膝而談。事後景監問商鞅:“你此次怎麼能使孝公如此滿意?”商鞅道:“我這次談的是霸道,孝公因此大悅。”
縱觀中華歷史,一個王朝統天下、治國家不外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王道”,一種便是“霸道”!王道是聖王之道,而霸道則是依靠暴力實行統治。聖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誨和教育來貫徹的,正所謂德治教化。而霸道則依靠強制手段來推行,武力就是其力量的源泉。
依孝公之意,行帝王之道等得太久,他沒有這個耐心。而行霸道能及時看到國家富強,這才合了他的意思。所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推行霸道。
事實也正如孝公之意,行霸道讓孝公及時看到了秦國的富強。但是,從歷史上又不難看到:以德治國,為公天下,是則天下共舉,可成就五帝之業;以仁治國,澤及百姓,萬國景仰,可成就三王之業!而秦孝公變法以武力治國,秦統一天下,厲行霸道,卻落了個十五年而終。
由此,王道與霸道孰優孰劣,當可一下分辨清楚!
武帝李元霸在與大唐相抗之時,其所作所為並不脫離“霸道”之內。但在大趙立國之後,作了皇帝的他卻也認識到了自己肩上有著千萬百姓的身家性命,責任非常重大。於是武帝便與其師薛道衡憶古思今,只為尋得治國妙方,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創造一個“萬國衣冠朝冕琉”的繁華盛世。
二人苦思竭慮,終認為,即便如今大趙國的商務興盛,但中華民族在根本上還是一個農業民族,三千年保守思想的積澱,使得人們追求的始終是和平穩定的生存發展環境。不但為中華歷代統治者追捧的儒家各種理念就是基於此建立起來的,而且,歷史上影響中國以及東亞幾千年的“華夷秩序”和“朝貢體系”也是這種需求的對外拓展。
“華夷秩序”強調以中華帝國為中心,互不侵犯、不干涉他國內政和不欺寡凌弱,禮尚往來。“朝貢體制”則是中國的皇帝在安撫外圍的朝貢國之時,以“予多取少”的原則處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武帝前生歷史上的漢唐盛世,就是具體體現。
當然,這些並不是單憑軍事、政治、經濟等實力就可做到,更為重要的是,古代中國的文明模式在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擁有無可匹敵的優勢。這使得周邊諸國對中國的儒家文化敬慕景從,而在華夷秩序中,諸國信奉儒家文化便是朝貢體系得以延續千年的根本所在。
以前史為鑑,與秦孝公的選擇不同,武帝與薛師一致認為,奉行“王道”方為大趙治國上策!而講究仁義,以德待人,令別人心甘情願承認你的地位……這就是王道!
於是,自華紀三年起,大趙國對內以禮法治國,讓百姓安居樂業;對外則暫時停止了擴張,實施睦鄰政策,與各國友好相處。
此時的大趙,當真好一派泱泱大國的模樣!
※※※※※※※※※※※※※※
華紀九年春,大趙國都城洛陽的街頭。
“師祖,我們偷偷跑出來不會被爹爹抓住吧?”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問向薛道衡。
“不會,不會!你小子至少問過五次了!……你爹政務繁忙,哪有時間來抓咱們?”薛道衡眉頭一皺,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