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歷史七大遺憾(第1/4 頁)
【此事一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就成了當時文人墨客之間鬥法的一個上聯。】
【然而整個唐朝都沒有人對出一個能服眾的下聯。】
【直到200年之後的宋朝,有一個名叫石延年的酒鬼。】
【有一天他喝酒喝多了,脫口而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
【但是我們現在公認的搭配是偉人那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所以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其實我更喜歡元好問那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只有薄情的人才能活得長久。】
【公元814年,李賀辭官回家。】
【也正是這段時間,李賀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身為皇室宗親,卻不能成為天子門生,何不棄筆從戎?】
【他做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努力。】
【正如他在詩歌《南園十三首》中高呼,】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他經好友張徹推薦,在昭義軍節度使的府中當起了幕僚和參謀。】
【可命運再次捉弄了他.】
【由於朝廷軟弱,藩鎮跋扈,他所在的部隊一直遭受種種冷遇和排擠。】
【三年之後,將帥請辭,行伍解體,李賀再度失業歸家。】
【最後一點幻想也就此破滅。】
【文不能治國安邦,武不能馳騁疆場。】
【失意落魄且身患重病的李賀,對皇室和朝廷,功名和人生都充滿了絕望。】
【他筆下的詩歌也慢慢的充斥著陰冷、鬼、醜等字眼。】
【傷感悲觀的情緒,正如他的那首《秋來》。】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讀罷令人毛骨悚然。】
【也正因為此,當代作家潘向黎說。】
【讀李賀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
【若犯此三條,則需速移至陽光之下。】
【深呼吸數下,以驅除陰寒之氣。】
【公元816年,走投無路的李賀只得強撐著病體返回昌谷老家。】
【他還想再接著奮鬥,可惜沒有時間了。】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不久後,公元817年,年僅27歲的李賀抑鬱成疾,再也沒有起來。】
【為了給這位懷才不遇的少年一個美好的結局。】
【晚唐張讀所著《宣室志》中記載。】
【李賀去世後,李母悲痛萬分。】
【這天,她又夢見了兒子李賀,如同在世時一般跟母親說。】
【孩兒三生有幸能為母親之子。】
【自小苦讀詩書,非為一己私利,只想光耀門庭,報答養育之恩。】
【不料先母而去,不能朝夕侍奉,實在有愧於您。】
【但孩兒並非真的死去,乃是受命於天帝。】
【李母大驚,趕忙追問,吾兒上天所為何事?】
【李賀回答,天帝遷入新居,名為白瑤宮。】
【聽說孩兒精於詩文,編召我和數位文士作文記此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