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匈奴人的憤怒(第2/3 頁)
以至於局勢,逐漸超出了,他的管轄範圍!
而河套的亂局,自然也瞞不過夏軍將士的耳目,甚至驚動了王庭內的屠夫。
李信雖然將大小政事,交由逢紀全權管理,但這不代表他就真的撒手不管了。
作為逢紀最堅強的後盾,最強大的靠山,自然要在關鍵時刻,給予力挺...
叛亂四起,烽煙蔓延,這種情況已經超出了逢紀的處理範圍,李信也不得不出面為逢紀兜底。
美稷王庭,沉寂多日的狼騎,再一次動了...
黑壓壓的戰馬,從王庭大營中,魚貫湧出,若血色的海潮,奔赴各地平叛...
狼騎的屠刀,是鋒利的,一時間腥羶再起,屠刀過處血流漂杵...
叛軍雖眾,但群龍無首,缺乏武器戰馬,更沒有統一的紀律組織。
這種情況下,遇到軍陣森嚴,嚴密配合,有序的夏軍鐵騎,下場不要太慘淡...
匈奴人的社會結構,與夏商周的分封制有些類似,只不過一個是諸侯分封,一個是部族聯盟。
但也大同小異,各個部落分散在河套不同的地方,有大大小小的頭人管理
而逢紀在行事之時,便意識到了其中兇險,之前也不是沒有防範。
各大部落的頭人,被他以開會的名義,軟禁在美稷城內。
各地主力青壯,更是被徵調到東南西北,各大聚集地,統一看押管理...
武器戰馬,乃至牛羊牲畜,糧草炊具,都被搜掠一空...
打散部眾,收沒各地的戰馬牛羊牲畜,雖然遭遇了強烈的反抗。
但至少,也讓很多部族,失去了戰馬物資,甚至是食物來源與炊煙工具。
短時間內尚可維持,但時間一久,便因為飢餓難耐不戰自潰!
食物短缺不是最重要的,最致命的,其實是戰馬與武器緊缺。
沒有看錯,作為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因為戰馬短缺而苦惱。
這種缺乏頭人組織,缺乏青壯戰力,缺乏戰馬,缺乏武備,缺乏糧食,甚至缺乏鍋碗瓢盆等炊具…
更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遭遇夏軍狼騎,情況下,就算是陳勝和霸王來了,也難逃敗亡的命運…
不是匈奴人蠢,而是逢紀手段高明,他打亂匈奴人的部族結構後,收沒各部的所有私產,不是一步到位的。
而是幾番試探後,多重準備下,一步步推進完成的...
他先是召集各部頭人議事,然後直接軟禁起來,然後在將部落與原有 貴族打散。
以馬匹為重要戰略物資,要臨時徵用,等各種藉口名目,弄到族內,集中收納管理。
然後將馬匹與匈奴人隔開後,又故技重施,對金鐵刀兵實施管制,最後收沒牛羊牲畜,收沒鍋碗等等!
衛所大人說是收到族內統一管理,最後還會發放,很多人不管是真信還是假信,都容不得他們不交。
匈奴人,還以為牛羊什麼的,總歸是留在本身部族內的,便沒有激起太大反抗。
一系列手段,一環扣一環,一道接一道,將沒見過中原爾虞我詐匈的奴人,弄得暈頭轉向。
在這裡不得不感謝一下,漢朝多年的,綏邊撫賞之策...
匈奴人雖然屢屢寇邊擄掠,反覆無常,但只要他們上書悔過,然後表示臣服,漢庭大都會寬恕赦免其責。
而且為了彰顯天朝上國仁慈雅量,往往還會賞賜一些牛羊,金銀美人,以作安撫之用。
如此情況下,夏軍覆滅大單于主力之後,匈奴人還以為,夏軍與漢庭是一個尿性。
正是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分析,匈奴各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