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2 頁)
「你們老爺和太太不是不打算往北邊置地嗎?」李嬤嬤說道。
謝寶扇笑著說道,「有皇后娘娘在前,老爺和太太會心動也不一定,這事我先叫人給家裡帶話,去不去的全看他們。」
一壺茶見底,小喜回來了,她把雨傘立在牆角,拍拍肩上的水珠,說道,「我回來了。」
謝寶扇見她嘴唇凍得發烏,叫外頭的小宮女再沏來一壺熱茶,不一會兒,小宮女送了茶水進來,小喜喝了半盞,方才覺得周身暖和起來。
此前,李嬤嬤打發小喜給進寶送吃食,小喜說道,「進寶的身子已好多了,他還問嬤嬤,何時能回來當差呢。」
說起這事,李嬤嬤禁不住發愁,謝寶扇見她為難的樣子,和小喜對視一眼,李嬤嬤放下手裡的茶盅,說道,「進寶這事把我難住了。」
謝寶扇和小喜默不作聲,隨後就聽李嬤嬤說道,「咱們在皇后娘娘跟前兒當差,這成日在坤安宮進進出出,進寶衝撞了太子殿下,日後就不便再跟著我,只是他跟了我一場,我心裡實在捨不得他。」
屋裡安靜下來,小喜和進寶一起長大,兩人平日時常鬥嘴,這會兒聽說李嬤嬤不要進寶了,頓時眼眶通紅,低頭看著地面的石磚。
過了一會兒,謝寶扇說道,「這是沒法子的事,嬤嬤若是捨不得,就叫進寶先避一避,等過一兩年,太子殿下忘記此事,再把進寶要回來。」
李嬤嬤說道,「暢音閣的孫總管說他那裡差人,我們是老相識,進寶若是過去,人家也肯照拂他。」
商量了一陣,正殿的宮女傳話,說是皇后娘娘請李嬤嬤過去說話,李嬤嬤帶著小喜去了,謝寶扇閒坐半日,不知該幹些甚麼,仍舊回屋盤帳。
幾日之後便是秋祭,晨起,李嬤嬤帶著謝寶扇前往正殿給皇后娘娘請安,剛走到中庭,太子和太子妃的儀仗進到坤安宮,李嬤嬤領著謝寶扇立在一旁行禮,那李恆在謝寶扇身旁停下,他一雙眼睛落在她身上,拖著長長的語調說道,「早聽人說你從雲州回來了,竟一向沒見到你。」
謝寶扇垂下雙目,回道,「殿下輔佐聖上政務繁忙,臣女微末之身,殿下沒留意到實屬正常。」
李恆的目光移到太子妃梅靖身上,說道,「孤若沒記錯,你們還是嫡親的姑表姊妹吧。」
梅靖說道,「殿下說得是,上京後,臣妾就住在信國公府,那時姊妹住吃住一起,感情十分要好。」
他二人說話時,謝寶扇抬眼飛快的看了一眼太子和太子妃,大半年不見,太子眼底的戾氣愈發陰沉,太子妃梅靖的身形相較過去也更為消瘦,他們分明新婚燕爾,謝寶扇卻並未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絲喜氣。
她在看太子妃時,太子妃恰巧也在看她,二人視線相交,太子妃只朝她輕輕頷首,並未多發一言。
李恆笑了兩聲,說道,「說來是親戚,太子妃初來乍到,難免寂寞,謝女官往後閒了,盡可到東宮來找太子妃敘話。」
謝寶扇低聲說道,「是。」
說了幾句話,李恆帶著太子妃入內向皇后娘娘請安,李嬤嬤和謝寶扇在殿外等候,半晌,太子李恆出來,太子妃卻被皇后娘娘留下了,李恆走後,太監宣李嬤嬤和謝寶扇入內。
她倆進到裡間,太子妃坐在皇后娘娘楊氏的下首,一番請安,楊氏說道,「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禮。」
有小宮女給李嬤嬤搬來繡墩,李嬤嬤向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梅靖告了一聲罪,落座後說道,「老奴是來給娘娘送秋祭的帳本。」
謝寶扇奉上帳本,楊氏隨意翻看幾頁,溫和的說道,「你入宮有些日子了,宮裡的庶務也該學著打理,尤其是各處的帳目,心裡需得有數,李嬤嬤是跟著我的老人兒,有不懂的地方,就多問問她。」
梅靖低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