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帝王心(第1/2 頁)
8月底
夕陽西下,颯颯秋風,楓葉飛揚,窗外一番秋意盎然。
窗內幾個男人正一臉肅穆,他們在討論一件十分緊急的事情。
李南錦一臉沉重:“如今前線傳來八百里加急,北涼對西涼發起猛烈攻擊,他們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一位軍師,和數位高手,其中瓊達成,更是銳不可當,西涼軍損失不小,張掖無險可守,城牆又不堅固,恐怕岌岌可危。西涼王緊急求援,希望能從我幷州、梁州等地調一些兵馬前去支援,兩位愛卿有何良策?”
大學士趙淮海開口道:“梁州、幷州乃京城側翼,要鞏固京城安全,以老臣所見,這兩處兵馬不可動。”
皇帝問道:“那可否從兗州調兵過去?”
趙淮海道:“豫州今年天降大旱,若把兗州的兵都調走,萬一災民出現暴亂,那可如何是好。”
皇帝繼續問道:“那可否從南方調兵。”
趙淮海說道:“南方兵馬大多擅長水戰,長途跋涉到西北,先不說能否解西北燃眉之急,就說戈壁惡劣條件他們能否適應?皇上可還記得高祖年代,賈慈帶著幾萬南方水軍和高祖在幷州一帶決戰,最終大敗而歸,只因他們初到北方水土不服,戰鬥力銳減。”
“那西北也不能不救,這兵該從哪兒來?”
趙淮海繼續說道:“臣覺得,我們可從幷州、通州一代重新徵兵,等徵兵操練結束,再將原幷州、通州一代的老兵調往前線。既可解他們的困境,也可免去京城安危問題。西涼兵能徵擅戰,老臣覺得可告知西涼王,讓他們再多堅持一下。”
“那關愛卿覺得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兵部侍郎關向曉說道:“微臣沒有意見,覺得趙大人所言極是,請皇上定奪。”
“既然兩位愛卿都覺得可以,那就按趙愛卿提議的立刻去實施。”
關府
書房內,兵部侍郎關向曉和他的大公子關牧,就今日在御書房內的事情展開談論。關牧今年15歲。
“爹,既然您也覺得這趙淮海的提議是有問題的,您為什麼不反對呢?”
“牧兒,皇上和我們都知道這裡面有問題,這件事關鍵不在於趙大人想怎麼樣,而是皇上想怎樣。”
“您的意思,這原本就是皇上的意思?那皇上他為什麼要這樣呢?這西涼要是失守,對大新朝廷有什麼好處呢?”
“為父猜想,皇上是打算拖延時間,這邊把兵在幷州、通州一帶屯好,等西涼兵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補上去趕走北涼,並趁機進駐西涼。”
“這是為什麼?皇上就如此忌憚西涼軍?”
“不錯,當日先皇下旨,西涼兵不得出來,朝廷的兵也不能進西涼,這樣國中國的局面,哪一個帝王都是難以容忍的。我們的皇上應該早就想拿回西涼的控制權,而且早些年的奪嫡之爭,在他們心裡埋下的嫌隙太深太深。”
“可這樣消耗的也是大新朝廷的國防力量,難道眼睜睜看著西涼十萬鎧甲,夾在兩邊勢力之間,損耗殆盡嗎?”
“這就是帝王家。自古以來權力之間的鬥爭就是這麼血腥赤裸。”
關牧一臉困頓:“那咱們呢?就眼睜睜看著,什麼也不做嗎?”
“牧兒,今日為父不管說什麼,都改變不了皇上的做法。何況當日兩位皇子奪嫡時,為父中立態度,沒有明確支援皇上。這兵部侍郎之位能保住已屬不易,想想咱們關家一大家子,都要靠著為父,為父也只能做一些違心的事了。”兩父子默默無語。
西北的戰事終於傳到南方的大街小巷,幾乎一夜之間無論酒樓還是茶館,都在討論著這個話題。
西北爆發了全面的戰爭,而且戰況非常不好,北涼中有一位號稱北涼第一猛將瓊達成,驍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