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這話在許江同聽來有些意味不明。他下意識看了眼嶽洋的手,沒有戴戒指,應該還是單身。
&ldo;不急。&rdo;他禮貌地笑了笑,繼續看文獻。
折騰了大半天,總算寫完了立項申報。許江同起來泡了杯咖啡,還沒來得及喝,就聽到手機發出&ldo;嗚嗚&rdo;的震動聲。
來電顯示是聖彼得堡,曾經的博導。
許江同略感意外,到走廊裡接通了電話。
耳邊響起了很久沒聽到的俄語。導師只問候了一聲便直奔主題,告訴他之前編寫的《藝術解剖》教材需要改稿,要求已經發到郵箱,ddl是一個月。
這個專案是他剛讀博時接手的,距今三四年了。許江同努力回憶細節,遲疑地哦了聲。
導師這才說:&ldo;卡洛,現在生活如何?&rdo;
&ldo;挺好的。&rdo;許江同沒有多言,&ldo;抱歉,還是沒能追隨您的步伐。&rdo;
&ldo;沒事,你的身體更重要。&rdo;導師安慰道,&ldo;藝術沒有國界。&rdo;
許江同胸口悶悶的,找藉口結束通話了電話。走回辦公室後,他取出讀博時的舊電腦,開啟郵箱。看著螢幕上生疏的俄文和紅色批註,彷彿又回到臨近畢業那幾年拼命掙扎的時光。
其實讀博階段,他已經獲得了列賓美院的留校機會,才會進組和前輩們一起編教材。可惜最後一波三折,還是能沒留下來。
思及此,許江同不由得嘆氣,抿了口咖啡,對著批註一條條看下來。
&ldo;小江老師,下週的任選課你準備得怎樣了?&rdo;突然有人喊他的名字。
他過了好一會才抬頭,揉著酸脹的眼睛,看到名為&ldo;西方美術史&rdo;的資料夾,疲倦感瞬間煙消雲散。
&ldo;小江老師,我得給你打個預防針。像這種給理工科學生湊學分用的課,基本上沒人會認真聽……&rdo;同事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
&ldo;知道了,謝謝。&rdo;自從聽到那兩個男生的談話,許江同的熱情就被澆滅了。
想起自己特地準備的中英文雙語課件,他的心更加冰涼。
真的咽不下這口氣。天還沒黑透,但蒙了層霧,空氣很濕膩。許江同討厭這種天氣,煩躁地披上外套,走出了辦公樓。
入秋後風冷了許多,吹得鼻黏膜發癢。
中央理工大學,校如其名,是一所理工科院校,也是高校裡排球第一的強校,每年都會招一批全國頂尖的高水平運動員入學。
許江同在應聘前瞭解過。心想假期快結束了,去排球館碰碰運氣,說不定能遇到他們。
果然,還沒進門,就聽到一陣陣排球和塑膠地面摩擦的聲音。&ldo;嘭‐‐嘭‐‐&rdo;每一聲撞擊的節奏感都極強。
推門進去,一股不同於冷風,悶熱而夾雜著汗味的氣流撲面而來。
許江同把口罩拉到下頜處,覺得後背發熱,解開了襯衫的第一顆釦子。
靠近門口的場地,五六個男生在練習跳發。許江同覺得他一定在場,想繞過去看清楚這些人的背影。
其中一位同學正準備發球。球在地上輕彈了幾下,隨後被高高拋入空中。少年邁開大步往前奔去,張開雙臂騰空而起。
短短十秒鐘,汗水順著髮絲的方向甩出,大腿和上臂的肌肉收縮舒張,勾勒出人體骨骼最原始的模樣。
一切細節都被許江同收在眼底。
就是他!
許江同眼底的疲倦一掃而光,篤定地記下了他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