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5 頁)
市場,張揚的家人親戚組織收貨。這合作,每公斤,羅江同可以抽取三毛錢,而貨源由張揚負責,羅江同不用投入一分錢。
也就是不用擔負多少風險。不過,這個並不是打動羅江同的原因所在,張揚提前透露,欲邀請羅江同一起組建公司合作,進行這方面的生意。
不過,張揚並沒有具體說,邀請羅江同開什麼樣的公司或廠子。
但組建公司,對羅江同來說,卻是一大誘惑。他也有手下班子,不過都是東一炮、西一炮的生意,然後只是一個市場倉庫,正式經營公司,卻沒有組建過。
張勝的發家奇蹟,讓他很是佩服,之前就有了合作念頭,現在張揚一邀請,張勝側面一證明,他就心動了。
——
黃合鄉,距離鄉政府不遠的惠家村,幾棵大樹前,一條公路連線了十幾個村子。這大樹對面的節點兒上,有一座廢棄的烤窯,和一排沒人住的半舊窯院子。
此時正有三個人對這裡指指點點。
這三人就有張揚和大舅羅鐵剛、還有一個面板黝黑的中年人。這中年人是惠家村人,也是這路邊院子和烤窯的主人、惠家村現任的村主任。
幾年前經營這烤窯,但經營不善,結果生意不多,最後開不下去了,只好關了起來。張揚還是第一個來問這烤窯價錢的人。
“惠主任,這烤窯簡單收拾下就可以烤棗子?可不可以進去看看?”張揚看了下,大體上,對這位置很滿意。五六孔的窯,如果裡面裝上架子和篩子的話,估計能儲存個一大卡的烤棗。實際上,兩三年後,這處地方就被人買了下來,然後用做烤棗,儲存貨源。
新棗子跑運輸和儲存不善的話,時間一長就容易凍掉、爛掉。但經這一烤,色澤上來了,水分少了,更容易儲存,這價錢也能上得去。
這就是張揚的一大手段,爭取將同類比下去,賣個好價錢。
他的想法是,替村裡人暫時解決下問題,但能賺的錢必須賺。
“可以呀!”惠主任一口答應下來。主要是他認得羅鐵剛,羅鐵剛前一天就來接觸過了,不然他還真不信這一個半大小子買他這地方。
張揚、羅鐵剛、惠主任三人進了院子,先把六孔窯開啟看了下,裡面灰塵很厚,長時間沒打掃過了。不過窯是石箍的,比較堅實牢靠。裡面也有些焊接的鐵架子,和竹篩子,不過架子也已鏽跡斑斑了。
還行!張揚心說了句。
接著三人看了那座高大的煙筒似的烤窯,裡面有些地方龜裂,那琉璃結成一團團的,倒掛在上面,不過主體倒是好好的。
“惠主任,這烤窯成這樣子了,不能用了吧?”張揚就提出問題來。如果要繼續烤,那得重新加固一下才行。
對方笑的尷尬,說道:“整下還是可以的!”
張揚點了下頭,便和對方說價,準備將這烤窯、院子整體買下來。
實際上,和對方察看這地方,只不過是為了侃價,他已經決定不管怎麼樣,這裡都必須買下來。
一個好的位置,而且又有烤窯,這地方並不好找。很顯眼,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方便於收貨,打出它的名氣。
一旦這生意做過,這地方也很容易脫手出去的。
大舅話不多,但談價這方面居然比較瞭解,起到很大作用,最後以總價八千三百元,將烤窯、六孔窯及一小片所屬面積、所有的支架和篩子都買了下來,產權到鄉政府過了公證,過到張揚名下(張勝作為監護人,簽字)。
換了鎖和鑰匙,這棟院子就成了張揚的。
回到家裡,張勝對二兒子這麼做很是不解。花大幾千、近萬塊買個農村的院子,實在不是什麼便宜事。
“現在要烤棗,根本就來不及,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