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我們的目的是長做長有(第1/2 頁)
高要既然起意要搞航運,其自然有全部打算。
截止目前為止,歷史的車輪正在根據高要的記憶而前行,而他之前也根據記憶拿到了價值5000萬的黃金,所以高某人認為半島戰爭無法避免,東洋的崛起也無法阻止。
既然如此,高要能做的就是投身這時代洪流之中,藉機來發展壯大自己。
船是可以行走的水上物業,而陸上物業是死的。
大平盛世,船可運貨賺錢,遇到局勢動盪,可起錨遠走。
高要學習許船王、包船王,準備取其精華而助自己青雲直上。
雷官泰問道,
“要哥,但是東洋那邊因何會給我們貸款?”
他提示道,
“從來沒聽說有銀行會給航運業貸款。”
其實不止是航運。
當前所有銀行都不會投資三個專案,航運、航空和電影!
這其中船隻資本集中,風險極大,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啊。
“阿泰,你有所不知。”
高要侃侃而談。
天下沒有絕對的萬一!
東洋那邊對船的渴望如小別數月的嬌妻期盼丈夫歸來,他們太需要船了!
同時為了扶持本國的造船業,東洋政府非常鼓勵國外訂單,允許銀行界向外國船商提供購船低息貸款,利息甚至比給本國人的還要低。這樣一來又造成了個現象。
對於東洋的船商而言,買船遠遠不如租船划算,他們反而加劇租船力度。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奇怪的現象,港島的公司到RB船廠訂製新船,然後就地轉租給東洋的貿易公司!
所以後來才常有種說法,港島航運業是隨著東洋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壯大!
“這樣。”
高要神秘道,
“阿泰,我們也不先跟三嬸講,就做個試驗。”
他說道,
“你去找船,然後買下來,再找東洋會社,看他們肯不肯租。”
“如果他們非常樂意,那我們一起跟三嬸攤牌,成不成?”
雷官泰心中溫暖,要哥真是足夠照顧自己感受,
“哥,就依你的。”
他說道,
“就是空閒的時候,還要讓它把船給還回來。”
高要大笑,
“不,不,我們搞長租。”
當時港島的輪船租賃行業流行計時租賃,主要是根據當時的需求情況制定租金標準。
需求旺盛時租金高,需求不足時租金低,具有極強的變動性。
雷官泰吃了一驚,他是疍家仔,對船運再熟悉不過,這麼多年來沒有人會選擇長租。
為咩?
當然是因為利潤低嘛!
“阿泰,你有所不知。”
高要視雷官泰為生意上的頭馬,有心幫他開竅,就說道,
“你知不知銀行為什麼不肯給航運業貸款?”
計時租賃制度下,船東都盯著旺季的高額租金,寧可讓輪船在淡季荒廢掉。
這對於銀行來講就是不穩定資產!
為什麼後世常講銀行只會錦上添花而不會雪中送炭?
就是因為銀行並不關心借貸者一時的經營狀況,他們考慮的是借貸者長久穩定的還貸能力!
所以才會出現公務員最容易借貸的情況,因為人家明面薪酬可能沒有多少,但是穩定啊!
對銀行來說,這就是最優質的群體!
高要笑道:“租不出去的船,與其說是資產,不如說是負債。”
“你們記住!”
高要今天講的都是後世之時總結出來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