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產資料(第1/3 頁)
生產資料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和勞動物件的總稱。
勞動資料又叫勞動手段,像生產工具(如工廠中的機床、農民用的收割機)、土地(作為廠房或種植農作物的場所)、建築物(如車間、倉庫)、道路等基礎設施,這些是勞動者用以改變或影響勞動物件的物質條件。
勞動物件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例如,在紡織廠,棉花是勞動物件;在鍊鐵廠,鐵礦石是勞動物件。它們是生產活動的基礎要素,經過勞動者的加工、改造,最終成為產品。
掌握生產資料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方式:
購買
? 用自己的資金直接購買生產裝置、原材料等生產資料。例如,一個創業者想要開一家麵包店,他可以用積蓄購買烤箱、麵粉、糖等生產麵包所需的裝置和原材料。
租賃
? 當沒有足夠資金購買時,可以選擇租賃的方式。像一些建築公司可能會租賃大型施工機械,按一定的租賃期限和費用來獲得這些生產資料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權。
合作共享
? 可以透過與其他企業或個人合作,共享生產資料。例如,兩家小型服裝加工廠,一家有先進的裁剪裝置,另一家有高效的縫紉裝置,它們可以合作共享裝置,彼此都能利用更豐富的生產資料。
繼承或受贈
? 從他人那裡繼承生產資料,比如接手家族企業中的廠房、裝置等;或者接受他人贈予的生產資料,像有的藝術家可能會獲贈一批珍貴的繪畫顏料和工具,從而掌握這些生產資料用於創作。
生產資料的擁有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個人
? 個體經營者是典型代表。比如街邊的個體小餐館老闆,他擁有製作餐飲的裝置(爐灶、烤箱等)、食材(蔬菜、肉類等)這些生產資料,透過自己的經營來獲取收益。還有個體手工藝人,像陶藝家自己有製陶的工具、陶土等,用於製作和銷售陶器。
企業
? 各種型別的企業是主要的生產資料擁有者。例如,製造業企業擁有大量的廠房、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原材料倉庫等。汽車製造公司擁有生產汽車所需的各種大型機械裝置、鋼鐵等原材料,透過複雜的生產流程將生產資料轉化為汽車產品進行銷售。
國家
? 對於一些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行業,國家會擁有生產資料。例如,在能源領域,國家掌控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和生產裝置;在國防工業中,國家擁有軍工企業及其相關的生產裝置、稀有金屬等生產資料,以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普通人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透過勞動獲得生產資料:
積累資金購買
? 儲蓄與預算:制定合理的財務計劃,量入為出,每月設定一個儲蓄目標。例如,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像少買一些高價的咖啡或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存起來。透過長期積累,攢夠資金去購買簡單的生產工具,如一位自由職業的裁縫,可以透過儲蓄購買一臺縫紉機。
? 增加收入渠道:在工作之餘尋找兼職工作。比如一個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做網路兼職,像文案寫作、翻譯等,將額外收入用於購買生產資料。
以勞動技能交換
? 技能合作:如果你有某種專業技能,可以和他人合作,用技能換取生產資料的使用權。例如,一位擅長平面設計的人可以和擁有印刷裝置的商家合作,商家提供印刷裝置(生產資料),設計師利用自己的技能為其設計產品,雙方互利共贏。
? 工作報酬包含生產資料:在一些工作安排中,公司可能會將部分生產資料作為工作報酬的一部分提供給員工。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