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淞滬會戰(第1/2 頁)
要把淞滬會戰聊清楚,必須先介紹一個人,名字叫蔣百里。
這是一個傳奇色彩很濃厚的人物,愛國心爆棚,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在德國興登堡元帥手下幹過4年連長,28歲就當上了大清正二品的高官,29歲出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教出了一大批學生,包括吳佩孚、孫傳芳、唐生智、蔣介石等等,深受學生們愛戴。
不幹教育工作之後,他經常到學生那裡噹噹顧問,後來他的學生中有一個叫蔣介石的異軍突起,把其他的學生都收拾了,他也就到了蔣學生那裡當顧問。
雖然沒有親自帶兵打過仗,這並不妨礙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精通曆史的他明白,日本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敵人,熟悉敵人,又瞭解國情,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將對付日本的一整套辦法寫成了一本書,大約10萬字,書名叫《國防論》。
這本書在《大公報》上公開發行,引起巨大轟動,蔣介石自然也拜讀過,不由豎起大拇指,表示老師就是老師,實在厲害!
書的內容很多,對日戰略簡單點也就三條:
1、以空間換時間,打持久戰;這點蔣介石做到了。
2、在日佔區組織抵抗,讓日軍沒有後方,加劇消耗日本國力;這點毛教員做到了。
3、主動進攻上海日軍,將日軍由北向南進攻改為由東向西進攻,由東向西地形逐次增高,可以利用山川湖沼化解日軍在武器方面的優勢,延長抵抗時間。這點蔣介石差點就要做了。
可以看出,蔣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理論家,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判斷非常準確,制定的戰略也非常合理,不過他娶的老婆卻是個日本人,叫佐藤屋登,夫妻非常恩愛,因為蔣喜歡梅花,佐藤屋登專門改了個名字叫佐梅。
《國防論》是1937年完成的,1938年蔣百里心臟病發驟然去世,蔣的好友馮玉祥非常激動,強烈懷疑自己的好兄弟是被枕邊的這個日本娘們害死的,揚言要弄她,搞得佐梅心理壓力非常大,從此只用北京話教育蔣留下的五個女兒,還把首飾捐給抗日事業,由於是護士出身,自己還親自上前線為中國士兵療傷。
老公有馮玉祥這麼個兄弟,的確讓佐梅受了不少委屈,她在1978年去世,墓碑上刻的名字叫“蔣左梅”。
蔣百里和佐梅的三女兒叫蔣英,蔣英有一個表弟叫查良鏞,後來他取了個筆名叫金庸,蔣英的老公叫錢學森。
蔣百里一直強調,一旦和日本打起來,“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
蔣介石把這一切都記在了心裡,但只記住了大概,沒記住細節,這些年他忙於混戰和剿滅紅軍,心裡裝的事情太多了,記不住那麼多也正常。
1932年128淞滬事變之後,中日爆發全面戰爭已經成為國府上層共識,不過時間早晚而已,既然如此,那就要制定一個行動預案,一旦打起來了,一切按照預案行動。
計劃是這樣的,先發制人,最好把駐守上海的5000日軍全部趕下海餵魚,再全力阻止日軍登陸,拒敵於國門之外,如果做不到,日本人佔領上海了,下一步肯定就是劍指南京,屆時需要在通往南京的道路上阻擊日軍,被選中的阻擊陣地上需要修建防禦工事,這些防禦工事被稱為國防工事,其中面對上海方向日軍的防線有兩處主陣地:吳福線(蘇州至福山)和錫澄線(無錫至江陰);面對杭州灣方向日軍的防線有兩處主陣地:乍嘉線(經乍浦經嘉善到蘇州)和海嘉線(海鹽經嘉興至吳江)。
這麼重要的事情,肯定需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工作小組,1936年2月,國府成立以張治中為領導的對日作戰秘密指揮部,負責落實上述事項,為了迷惑日軍,指揮部對外稱呼為“中央軍官學校高階教官室”,為了指揮方便,指揮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