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領導力(第1/3 頁)
本菲卡u17隊長魯本·迪亞斯手腳並用,連忙從地上爬起,立刻向主裁判喊冤。
主裁判面帶微笑,指著雙眼。
意思是自己看得很清楚,就是你絆倒波爾圖u17隊長。
見主裁判態度堅決,也就放棄了繼續掙扎。
說到底,他還只是一個17歲的青年。
馬迪·奎塔和菲利克斯一同把馬丁從地上拉起,擊掌慶祝球隊獲得點球。
場邊的本菲卡u17主教練赫爾德就老練的多,臉皮厚的很,哪怕親眼看到魯本·迪亞斯絆倒馬丁,也是能臉不紅心不跳的跟第四官員投訴。
他要用實際行動告訴球員,很多時候必須掙扎一番。
萬一裁判經受不住壓力改判呢?
換來的結果,自然是主裁判的黃牌警告。
赫爾德:“……”
與此同時,波爾圖u17主教練西蒙指著馬丁,大喊:“馬丁,你來罰這個點球。”
納尼?
Σ(⊙▽⊙“a
開什麼國際玩笑?
馬丁沒踢過點球,也沒有練過……
他看著西蒙做著激情四溢的肢體動作,話到嘴裡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總不能說教練我不行吧?
男人,不能說不行!
個人屬性面板沒有點球屬性,如果是算在任意球或射術就完犢子,才特麼的40+。
馬迪·奎塔直接把足球放到馬丁身前:“加油!這個進球有可能就是你u17生涯唯一進球。”
“……”
馬丁心頭鬱悶:“呃……唯一……”
他忽然想起融合前身的記憶,發現還真沒在u17取得哪怕一個進球。
踢完這場比賽就要到u19報道,該不留遺憾。
堅定信心!
把足球抱在懷裡,放到點球點。
又不是什麼重要的比賽,氛圍也就這樣,壓根起不到什麼干擾作用。
“wu~wu~wuuuu~”
場邊只有零星的本菲卡u17球迷在狂噓,試圖影響準備主罰點球的馬丁的情緒。
他忽然想起有人曾經說過,點球是否命中跟腳法關係不大,更多是看球員的心理是否足夠強大。
曾經也是龍國職業球員,深知這點。
球門寬732米,高244米,點球點到球門線的標準距離是11米。
如此近的距離,守門員很難在判斷好點球軌跡再把球撲出去。
因此,更多是依靠點球主罰者主動失誤或自己提前做出精準預判。
馬丁把足球放在點球點,退了兩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緩緩的撥出去。
他能清晰感到自身情緒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麼波動,還有多餘心思去想看過無數的點球主罰方法。
踢兩個底角?
還是大力抽射上角?
推中路?
“嗶~”
主裁判哨聲響起,本菲卡u17守門員法比奧·杜阿爾特學起杜德克在伊斯坦布林的個人秀,如八爪魚一般來回伸展。
馬丁笑了。
他開始助跑,調整步點,左腳支撐身體,身體往左傾斜,跟地面大概呈75°,右腳向後擺動,小腿的爆發力帶動膝蓋快速往前掄。
右腳在臨近觸球的前夕有個明顯的向外展動作。
法比奧·杜阿爾特精神一振!
顯然是從馬丁的助跑和擺腿動作(腳型)判斷好了點球方向。
右邊!
這樣的點球主罰角度也是右腳球員經常完成。
想到力挽狂瀾會得到全隊擁戴,身體重心移動的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