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擊敵(第2/4 頁)
鍾攸的唇落在他眼上,再落在他鼻尖,最後在唇上輕點了點。時御沒傷的那隻手抬按在鍾攸後頸,壓著他又吻了吻,就這麼近在咫尺,低聲道,“已經結束了,你的半渡之策沒錯。”深眸沉沉,“縱然其中有緣故,那也絕非你之過。”
“我此刻已猜到是誰,只是尚不明白,他為何要這麼做。”鍾攸平靜,“原以為是四哥,誰知……”他道,“純景當年三渡江塘,都是為了助我歸京。後來我離京,如辰南下,每一次都是他策馬相送。”鍾攸眸中回憶,“尚在老師跟前時,我說要拜入中書,志在相位。大哥要接職清流,重振剛直。如辰要下入地方,拱衛京朝。我們每個人都只顧著自己……唯有純景,他願入督察院,替我們督職監明。”
後來鍾白鷗離京歸野,鍾元溫艱難中書,鍾如辰調困長河谷。只有周純景,從督察院七品監察御史做起,真如他當年所誓,一步一步走上去,一年一年等著他們三人。
可怎麼就成了今天這局面?
鍾燮不明白,鍾攸也不明白。
鍾燮關押,鍾攸還未尋到。昌樂侯沒能見到平定王,殿下還在長河谷。他同周璞並馬而立,在雪中攏緊大氅。
“雖有前情,但催我擅自調兵,只怕會引起殿下懷疑。”
“侯爺忠心可鑑。”周璞淡聲:“南下的夷人還有餘兵,徐杭的突口未堵,縱然這一次勝了,可南下時兵馬不足,還是要調動無翰府兵。鍾……鍾燮此次死罪難逃,青平軍盡損一半,只能靠侯爺的無翰府兵了。”
“說來奇怪。”昌樂侯側目,“先前鍾白鷗探查私貨,也是周大人提點才得以處理乾淨。但你們京都親密,可是老久的交情了。”
周璞聞言眉間一動。他是儒雅溫潤,難得這般顯露厭色,他道,“我為官奉君,忠的是大嵐,求的是安穩。鍾白鷗提策運河動搖大嵐,侯爺看,如今不正是江山動盪,外敵窺伺嗎。這等人,自是留不得。”
昌樂侯豈能信?
他下定決心要立刻弄死鍾攸,正是此人通訊。鍾攸已經查到江塘首批私貨流經哪裡,很快就能追查到他這裡——正是他,起初從無翰應京都一批魚香草的貨,將煙粟夾帶入京,私下賺了個滿懷。可眼下竟引出夷兵入境,待戰事之後,皇帝絕不會放過煙粟流京一事。昌樂侯自覺一旦被鍾攸抓住了把柄,是逃不掉的。不如先發制人,趁亂要了鍾攸的命。劉清歡的仇可還積在這裡,這筆賬算的不虧。
昌樂侯不信周璞所言,卻也猜不到他為何如此做。只是如今大家一條船上,穩定才是上策,便道,“待歸京封賞,周大人這等赤忱忠心,本侯定會同聖上美言幾句。”
“不勞。”周璞反問:“侯爺將府兵全部帶出了嗎?”
昌樂侯輕笑:“聽周大人之言,全部帶出。”
“甚好。”周璞怔怔:“這般大事已成……誰也阻不了了。”
昌樂侯察覺這“大事”必不是指夷兵將退,可又猜不準是什麼事。他不信周璞,所以並未交代,他沒有將無翰府兵全部帶出,而是留了兩萬人在無翰待命。這個時候大家各有所求,不謹慎行事,就可能變成下一個鍾燮。
但他絕未料得,周璞所說的大事,險些傾覆大嵐,葬送山河。
當夜平定王未歸,而是率兵直下江塘,意在橫掃夷兵,一氣推乾淨。正如周璞所言,青平軍半數盡折,支援不足,昌樂侯立刻被調隨平定王南下。他此番正為參與戰事而來,跟著平定王只要不死,戰後封賞必提侯封王。
昌樂侯前腳離營,鍾攸後腳歸營。早有大夫等候,時御的傷口處理了一夜,他光是想動身,都得先躺半月。鍾攸守人時,周璞已經押送鍾燮歸京。青平正亂,無法遞傳私信,等鍾攸的信趕送京都,已經是近一月之後的事情了。
鍾燮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