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以河西為局的公孫鞅(第1/2 頁)
兩日後。
陰晉百里之外,秦國大良造公孫鞅所在的所在的營帳內。
車英翻看著最近細作每日都送來的竹簡,忍不住奇怪的問道:“司馬將軍每日裡出兵不過都是做做樣子罷了,大良造怎還有閒情,看這交戰的經過了?”
公孫鞅將手中竹簡放下,抿嘴一笑:“但凡謀事,都應知關鍵所在。司馬將軍每日裡只是做樣子不假,可魏軍卻並不知道實情。車將軍英勇善戰,但是否知道,從這些竹簡中可以看出哪些字外的東西?”
“末將不太明白,大良造口中這字外的東西,指的是何物?”車英將手中竹簡無所謂的掂量著。
“就好比,言外之意。”
“就這些還言外之意?”車英忍不住笑出了聲,臉上的模樣也帶著幾分輕蔑,“就這?這上面刻下的是司馬將軍每日裡同樣的問話內容,和兵士每日裡同樣的回答。”
“吾都懷疑是否是司馬將軍同一天刻了份,然後每日午後送來特意送來一份的東西。毫不客氣的說,吾車英已然能夠倒背如流,大良造竟然還覺得其中有言外之意?”說罷,車英作勢擺出一副隨時背誦的樣子來。
那模樣,看的公孫鞅也笑了起來:“所以說,其司馬錯可以成為一軍統帥,可車英卻只是一員勇猛的武將。”
“大良造這話是何意思?”車英頓時不樂意了,“閒扯歸閒扯,可不帶這般諷刺人的。”
“車將軍言重了,吾的意思是,司馬將軍不會像車將軍所言,事先將這同樣的話燒錄多份而已。”
目視車英,公孫鞅樂呵的像個老頑童一樣:“司馬將軍該也不懂吾為何非要這些東西,可其絕對是依照每日用兵實情進行燒錄。至於這其中的奧秘,倒也簡單,不過是藏在細微之處罷了。”
“那便勞煩大良造說說看,這當中有何細微之處?”車英也笑著,到公孫鞅的對面坐了下來。
翻開竹簡,公孫鞅按照上面的對話一字不差的唸了一遍,輕聲道:“雕陰城中的守軍徵集青壯,非但增加了防守力量,且能夠在司馬將軍下令攻城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擊,這說明城中的守將沒有掉以輕心。”
“這個細節很重要嗎?”車英不以為然道:“司馬將軍帶領的三萬大軍,本就沒打算真正的攻城。”
“但從另一方面看,是否可以說明,城中的守軍並沒有發現吾等的意圖不在雕陰城呢?”公孫鞅依舊輕描淡寫的說著,不溫不怒。
這麼一番分析下來,車英頓時也沒了那股子傲氣。
兩軍交戰,能夠從細微之處發現這些資訊,可見公孫鞅的觀察力有多麼的強。
將竹簡收起來,公孫鞅注視著車英悠悠道:“前番損兵折將,君上非但沒有多少責備,此番又召集了四萬大軍,重新聚集起一十二萬大軍。若再無功而返,軍中將領都難逃追究。”
“不宣而戰,就是為了可以很好的佈局。”
一張地圖被公孫鞅攤開在剛剛收拾好的几案上,“雕陰城外,司馬將軍率領的三萬大軍先動,目的是為了牽制魏軍的主力,在趙軍前去匯合之前,那裡不能出任何差錯。即便是趙軍到了,也無法將消滅魏軍主力的重任放在趙軍的身上。”
指著地圖上河西的局勢,公孫鞅示意車英看著,“河西就如同巨大的口袋,魏軍主力一旦被吸引到雕陰城,受司馬將軍和趙軍的牽制,吾等便可出兵陰晉,待陰晉城破,大軍就可以直撲魏軍主力,連同司馬將軍和趙軍一起,將魏國主力全部困死在河西。”
目光順著公孫鞅那指點的手指遊離,好一會之後,首次聽聞作戰佈局的車英,神色漸漸變得嚴謹:“此局環環相扣,若成,非但河西會重歸秦土,還可以最大力度的消滅魏軍有生力量。不過就是怕一個不小心,踏錯一步便可能是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