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龍之功(第2/3 頁)
家便翻箱倒櫃找自己家的錢財。老劉頭兒子和媳婦正端著碗吃飯呢,見到了就奇怪的問道:“爹,你弄啥嘞?”
老劉頭當牢頭這麼多年,也積攢了不少積蓄。他翻出來幾十兩銀子,揣在懷裡,說道:“爹爹這次遇到了一次‘大買賣’,如果‘生意’做的好,這輩子你們享不完的富貴啦。”
老劉頭兒子年近四十了,還是一個悶葫蘆,窩裡橫還行,一講外面的事兒,就不敢吱聲了。反正外面事情都是老劉頭操辦,兒子媳婦也不去管他。老劉頭也自顧揣在銀錢連夜到各處打點。
這其中變故張順卻不知道,他還在監獄裡煎熬。要說不絕望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他無論前生還是今世都有兩個優點,就是無論天大的事情,他都是:一面不改色,二不放棄希望。
如今張順雖然陷入困境,甚至說絕境,但是他還是覺得不到最後一刻,自己猶有一線生機。所以他神態自然的和招呼自己吃飯的禁子一邊閒聊,一邊試圖套取一些情報並拉近一些關係,看看能不能找到生路。
這裡陪他吃飯的禁子,卻是老劉頭打點安排的兩個下手,本來特意不告訴他老劉頭的安排,想看看此人絕望之下如何恐懼痛苦的。卻沒想到此人神情自若,宛若親鄰串門,不由都暗暗稱奇。
這兩個禁子回頭轉述給牢頭老劉頭,讓老劉頭更堅定了自己遇到“真龍”的想法,於是他更加賣力的進行營救張順。
話說老劉頭前後打點了幾十兩銀子,最終有人給他支了個招,說:這事兒最終還要著落到宋推官頭上。原來這個時代,府衙一般都是由推官執掌刑名事宜。與知縣並列的一般稱為推知,與知府並列的一般稱為推府,又稱豸史、司李。這陳州執掌該事的便是宋推知。
這宋推知為正七品官員,老劉頭雖然與之同州供職。身份之別卻猶如高山深淵一般。不過,幸運的是身份有高下之分,銀兩卻無品之別。
透過其他中人搭線,這老張頭就把銀子使到這宋推官手裡了。卻沒想到這宋推官只是捻了一角銀子,餘數全部退回,並留下話說:“我也知道這張順本系冤枉,可是這是府君發下的話兒。我不方便駁了他的面子。若是能找其他佐貳、鄉紳與府君說上話,我或可幫襯一二。”
老劉頭聽了這話,這才慌了神。他本是吏役出身,向來信奉“有錢可使鬼推磨”,很少遇到錢還解決不了的問題。無可奈何之下,老劉頭又找到了馬道長,請其指點迷津。
這馬道長走南闖北,果然比老劉頭眼界開闊,便道:“此事易耳,從龍之功老道我也要當仁不讓。奈何囊中羞澀,不好開口求人。”
老劉頭本著“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想法,又咬牙塞給了馬道長几兩紋銀。馬道長收到銀子就辦事,痛痛快快出了府城,去找那李家莊李莊主去了。
原來這李莊主卻是陳州衛百戶,其父原是舉人。與衛所千戶百戶及舉子皆有來往。李父即沒,李莊主未防家計中落,多與衛所軍官和府中官員來往,聲望頗高。這馬道長也數次出入其門,有過數面之緣。
這一日,馬道長來到李家莊拜見了李莊主,喝了一會茶水,客氣了幾句後,便故作驚人之語道:“李百戶,貧道此來,一不為茶水,二不為酒食。而是念你多年款待貧道,又樂善好施,積福積德。故而有一場潑天的富貴送與你!”
“李某洗耳恭聽!”那李莊主何等樣人,哪裡肯信。
“福兮禍所依,潑天的富貴往往伴隨潑天的禍事,你確定讓下人都在這聽著?”馬道長似笑非笑道。
那李莊主本想你愛說不說,誰稀罕吶。可是轉念又一想,反正左右無事,出於他人口,入於自己耳,能有什麼。便揮下下人,作洗耳恭聽狀。
見左右已經退下,馬道長暗中鬆了口氣,表面是卻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