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4 頁)
地裡串灌,劉天明對他不講情面的批評,也沒生過這麼大的氣,所以趕緊從地裡跑上來,跟著李山水回到三分場。
因為催促得比較急,官洪把那件滿是泥漿的外衣脫下後,隨手拿起一件乾淨一點衣服穿上,把頭髮略微梳理了一下,就騎上那輛舊腳踏車,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往五一農場機關趕去。
座談會是在五一農場機關二樓黨委常委會議室裡召開的。除了宣傳科長龔建民,其他人官洪看上去有的面熟但叫不上名字,有的則是第一次見面。認識龔建民,也是因為他曾經讓閆俊輝通知自己到宣傳科領取稿費,再加上和鍾海濤一起去找方銳見到過他,雖然和他沒什麼交往,但也算是彼此之間認識了,所以進門時對他點點頭,算是和“比較熟悉的人”打了聲招呼。
農場職工參加會議不算什麼新鮮事。
官洪也經常參加五一農場或三分場召開的許多會議,但那些會議,大多數是春耕春播和三秋拾花動員大會等等,雖然也有形勢教育的,聽聽支部書記閆俊輝或是從外面請來的領導講講國內國際形勢,或是作為聽眾之一,代表三分場職工到場部參加演講會,但那些會議給他留下印象都不是很深刻。第一次進入黨委常委會議室,真讓他有些目眩:橢圓形的會議桌擦得乾乾淨淨,椅子擺放得整整齊齊。同時為了顯示熱情,桌子上還擺放了一些桔子、香蕉等水果。會議室正面的牆壁上,一幅巨大的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懸掛在正中央,雖然是用廣告顏料畫出來的,但畫面顏色明暗有致,立體感強,高大的迎客松、嶙峋的山石給人以視覺衝擊,兩邊的牆面上掛滿了省、地級錦旗和獎牌、獎狀等。
官洪正要繼續環顧下去,採風團中一個看上去五十來歲年紀,個頭較高,面板較白,微胖,雖然沒戴眼鏡但明顯感覺到其視力不是很好的中年人問:“請問哪一個名叫官洪?”
聽到有人問自己名字,官洪連忙站起來,聲音低低地回答:“是我!”
“快過來,快坐到我這邊來!”農墾報副總編江一帆看到一位青年應聲回答了他的詢問,知道他便是官洪了,連忙向他招招手,待官洪坐在他旁邊後,他又眯起雙眼將官洪仔細端詳了一下,看到眼前的青年雖然比較瘦弱,臉色也比較黑,但仍然透出一股英氣,便笑著說:“官洪,你投向我們報社的詩,大多數是我改的,然後又連忙向採風團其他成員介紹:“陸主席,他就是官洪,在我們報紙的副刊上發表過很多詩歌哩!”
採風團的成員們見江一帆如此讚賞這個名叫官洪的年輕人,都在詢問他編輯過他的什麼好詩。作協主席陸建東也上下打量著官洪。
江一帆顧不上回答他們的提問,倒是詢問起官洪來:
“你今年多大年紀?”
“二十三歲了。”官洪怯生生地回答。
“年紀這麼輕,又生活在農場,能寫出這樣好的詩歌,很不容易呢。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比較浮澡,寫出來的作品缺乏生活真實感。你寫的詩歌,生活氣息濃厚,基本功也比較紮實,好好寫下去,一定會有成就的。”江一帆讚賞地說。“但有一點需要說明,你寫的詩有時比較消沉,有的甚至是牢騷話,所以你把這樣的詩歌投向我們報社,採用率自然就低了。詩歌裡可以有抒發自己情感的成分,但不是發牢騷,牢騷話是絕對不能成為詩歌的!”
可能考慮到自己只顧欣賞和評析官洪的詩歌,影響了其他人的座談,江一帆趕緊剎住自己的話語說:“大家隨便談。”
陸建東環顧了一下四周後,作了引導性的發言:“文學可以為人生指明方向,給人信仰與力量。作為兵團農場新時代的青年,在不能外出接受專業培訓的情況下,要從堅持閱讀開始,讓文化生生不息。閱讀要讀精,要有選擇地讀,讓閱讀淨心,美化生活;要重視閱讀、寫作、生活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