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煅體(第1/2 頁)
再說楊家。楊家拜廟之後,各家就沉浸在尋親訪友的融融親情之中。正月初六這天,是百棠鎮壇光村的開年節,楊剛的二姑就嫁在壇光村的王家,王家是壇光村的富戶。楊家人丁不旺,族長規定,凡是開年節的村鎮有親朋好友的,都要走到。今年,楊綿健夫婦就決定和父親一家,大哥一家一起去壇光村的小妹家過開年節,給小妹長臉。壇光村人口不到一千,距那敏村三十多里,馬車不到半天路程。正月初六早上,祖父一家,大伯一家,楊剛一家,分乘六輛馬車,出村口大榕樹,直奔壇光村而去。 壇光村就在百棠鎮方向,走百棠鎮大路三十里後往左拐,向進村小路再走不到十里就到達壇光村。進村路是丘陵坡路,路面比百棠大路小很多,但走馬車綽綽有餘。一路上小秀禎和弟弟興奮地說著話,小楊剛也非常高興,卻不像姐姐那樣雀躍,顯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姐弟倆不時的看著路旁的景色,不時的高聲喊叫,他們是第一次出門去這麼遠的地方。平時在村裡玩的時候都沒有超過那花石橋,這也是楊夫人規定的,怕姐弟倆被黃家孩子欺負。 不到三個時辰,楊家一行已到了壇光村村口,二姑一家早已在村口等候,一陣熱情的寒喧後,將楊家一行迎進村裡。二姑知道小楊剛體弱,過來拉著楊剛的手說道:"姑媽的寶貝,讓姑媽抱著你走,好不好?" 小楊剛有些不好意思,看著父母,母親說道:"兒子,姑媽是非常愛你的,讓姑媽抱著你吧"。楊剛這才願意。 王家是壇光村的地主,有著三重九進的青磚大瓦房和小院落。姑父一家是嫡房,有兩個表兄和一個表姐,大表兄五歲,二表兄三歲,表姐一歲。開年節和其他節日一樣,重點是在晚宴上,所以楊剛一家必須留在二姑家住一晚,第二天早上才告別回家。這一天,大人們談親論戚,說家就事,小孩們嬉鬧玩耍,其樂融融。 不到一天的時間,楊剛就和幾個表兄,表姐以及其他孩子都混熟了,他們都喜歡和楊剛玩,都讓著楊剛。別看楊剛是最小的孩子,卻是最聰明懂事的一個,就像是這幫小孩的老大一樣。第二天早上,楊家一行和二姑一家告別,幾個表兄表姐都牽著小楊剛的手,捨不得他離開,小楊剛說道:"表兄表姐,我要和父母親回去了,正月十六日請你們去我家玩,我等著和你們玩呢!" 告別的時候,小楊剛向二姑道:"姑媽,小侄愛您!" 笑的二姑合不攏嘴。這都不用大人們教,就這麼懂事,揚綿健夫婦心裡暖暖的,我兒真非凡人也! 回到家後,祖父他們又制定了去其他村鎮走親訪友的日子。考慮到楊剛的身體,就不再帶他去了,母親也留下來照看楊剛,不去走親訪友了。 轉眼到了正月十六日,楊家無論嫡房旁系,都做好了迎客的準備。今年因為小楊剛出生的原因,估計該來的親朋好友會比往年多的多,因此會與往年不同。族長是這樣安排的: 嫡族集中辦開年宴,發給旁系每戶十斤豬肉,十斤酒。估算旁系也就一百多戶,家族還是負擔得起的,要求家家戶戶接待好客人,壯楊家聲望。正月十六這天,早上族長就帶領嫡族人,到村口大榕樹下迎接各方來客,對各個外家客人重複了滿月宴時的禮節。客人濟濟一堂,比往年熱鬧了很多,小楊剛自然也和表兄弟表姐妹們玩的不亦樂乎。 開年節過後,父親和祖父,大伯,叔叔他們就要返回去做公事了。父親問道:"夫人,是不是現在就帶剛兒一起去南竹省城看醫館?" "現在還有些寒冷,出門多有不便,剛兒體弱,怕路上感上風寒就不好了,還是等到陽春三月之後再動身吧,再說剛兒也沒見有什麼反常的。" 父親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又交代道:"夫人何時去省城,要提前告知為夫,多帶點人,路上注意安全。" "我會的,夫君放心。" 商定後,第二天父親就告別家人,母親帶著姐弟倆,送到村口大榕樹下。 "夫君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父親應了一聲,左手抱起小楊剛,右手抱起小秀禎,各親了一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