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漢西楚勢力範圍 > 第24章 薪酬體系與假期、退休

第24章 薪酬體系與假期、退休(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秩,在秦漢時期是指官階,而幾等秩便是幾級官,也可以說是品級。而俸,則是指薪俸,薪俸多少是以官階的高低作為標準。如果官員的官階發生了變化,那麼他的薪俸也會隨之改變。比如官階提升了,那就叫“增秩”,反之則是“減秩”。

自商鞅變法後,大秦便開始實施秩俸制度,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漢朝。如今的秦國,依然採用這種制度。

在秦漢時期,人們用“若干石”來表示官職的高低。這裡的“石”並不是指石頭,而是指米穀的數量。俸額是按照秩來確定的,並且每個月都會發放一次,所以又被稱為“月食”。秦國雖然繼承了秦漢的基本制度,但也對其進行了改進。他們將俸額與秦國的九品十八級相結合,重新確定了俸額的具體數值。

正一品(萬石),月俸三百五十斛

從一品(中兩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

正二品(兩千石),月俸一百五十斛

從二品(比兩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

正三品(千石),月俸一百斛

從三品(比千石),月俸九十斛

正四品(八百石),月俸八十斛

從四品(比八百石),月俸七十五斛

正五品(六百石),月俸七十斛

從五品(比六百石),月俸六十五斛

正六品(五百石),月俸六十斛

從六品(比五百石),月俸五十五斛

正七品(四百石),月俸五十斛

從七品(比四百石),月俸四十五斛

正八品(三百石),月俸四十斛

從八品(比三百石),月俸三十七斛

正九品(二百石),月俸三十斛

從九品(比二百石),月俸二十七斛

秦國之所以保留秩俸制度以及官員等級名稱,一方面是為了讓原來的漢人能夠適應這種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與大漢進行對接,從而保持兩國文化制度的一致性。

然而,對於以糧食作為俸祿的方式,劉胥也感到十分無奈。由於當時銅錢的產量有限,無法滿足秦國向官吏發放的需求。這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同時也說明了糧食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性和作為硬通貨的地位。

但隨著秦國水衡都尉將鑄錢機構“三官”在秦國的一京四都全面展開,鑄錢產量逐漸增加,秦國開始逐步推行糧食和銅錢一同發放的政策。這樣的舉措既體現了秦國對官員福利的關注,也反映了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

此外,漢代的官吏還有一個特殊待遇——在節日時可以獲得額外的賞賜。這種賞賜相當於現代的加薪,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誘人的福利待遇。至於具體賞賜些什麼,則取決於國庫和少府的庫存狀況。如果有多餘的絹帛、牛羊等物品,就會成為賞賜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些物資,那麼就會以貨幣形式發放。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官員都能享受到這種賞賜。通常情況下,只有高階官員和朝廷官吏才有資格獲得賞賜,而那些處於地方基層的低階官吏則幾乎沒有機會得到朝廷的額外賞賜。這種差異反映了當時官僚體系中的階級分化現象,也揭示了官場的複雜性和不公平性。

秦國的休假制度與大漢並無二致,同樣分為了休沐、告、寧三種形式。

由於古代的官員通常會在休假期間進行沐浴清潔等活動,因此隨著時間推移,休沐逐漸成為了休假的代名詞。

休沐是一種定期的假期安排,官吏們每隔五天便有一天休息日,大致相當於現代的週末。官吏們往往會充分利用這一天的休息時間來處理各類家務事務。而在這些家務事中,拜謁父母被視為最為重要的一項。此外,他們也會在這一天接待來訪的賓客,並處理其他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