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漢西楚勢力範圍 > 第11章 重定武官架構(3)

第11章 重定武官架構(3)(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相較於軍隊級別而言,其實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然而真正至關重要的在於對士卒晉升通道的全面重新梳理。

首先來談談南衙禁軍,他們的兵員來源頗為獨特。這些士兵既包括秦國那些功勳卓著的貴族子弟,也有從北衙禁軍、護軍、衛所軍以及郡縣兵等各個層級中經過層層嚴格篩選脫穎而出之人。

而北衙禁軍的成員構成,則主要源自於護軍、衛所軍以及郡縣兵中的精英分子,透過選拔得以晉升至此。

再看護軍,其兵員的補充渠道不僅限於從衛所軍和郡縣兵中提拔優秀者,還存在一條針對漢人的特殊招募途徑。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所說的漢人,並不僅僅侷限於秦國本土的漢族人,就連大漢及其藩屬國內的漢人同樣具備應募入伍的資格。

至於衛所兵的兵源,乃是由其所轄區域內的統領軍民共同提供。由於衛所大多位於邊疆地區,糧草供給面臨諸多困難,因此在其管轄範圍內推行了軍屯和軍牧制度。

稅收比率會根據衛所編制的實際需求來確定,而超出部分的收成則歸屬於管轄下的屯田農戶自行支配。

與明朝時期的衛所不同,秦國的衛所兵並非世襲制,他們擁有自由選擇去留的權利。正因如此,許多渴望加入秦國的少數民族都心甘情願地成為衛所管理下的居民,進而投身衛所軍中博取軍功,以期望能夠獲得與漢人同等的身份地位。

關於郡縣兵的兵源問題,前面已有所提及,在此就不再重複了。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探討一些尚未涉及的方面。

在秦國時期,無論是漢族人還是具有漢族人身份的成年男子,皆需履行兵役義務。當男子年滿十七歲時,他們必須親自前往鄉級政權機構進行登記註冊,這一程式被稱為“傅籍”。

在登記過程中,所涵蓋的內容頗為詳盡,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個人的姓名;其次是確切的年齡;再者是身體是否存在殘疾狀況;最後還需註明有無罹患疾病等情況。

而負責居民戶籍管理的鄉級官員——裡典與伍老,則肩負著重要的核查責任。他們需要依據登記資訊,仔細核實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

一旦發現有人故意提供虛假登記資訊或者企圖逃避傅籍,裡典和伍老務必如實地向主管該項工作的鄉嗇夫報告。若未能盡到職責,導致情況漏報或瞞報,那麼裡典和伍老都將面臨嚴厲的懲罰甚至刑罰。

完成傅籍手續後,男子便正式開啟了其兵役生涯,並承擔起相應的徭役任務。起初,他們會在自己所屬的縣內服役一年。這段時間裡,他們不僅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以提升自身的戰鬥技能和素養,還要肩負起維護本縣防衛安全以及維持社會治安秩序的重任。

隨後,根據徵調的先後順序,這些男子將會被派遣至州府郡等其他地區繼續服兵役一年。在新的環境中,他們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考驗,為國家的穩定與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兵役制度的實施,確保了秦國擁有充足的兵力資源,有效地保障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此外,每一個處於合適年齡段的男子,每年都必須在自己所在的郡縣履行兵役義務達一個月之久。因為這種兵役是到了規定期限就會更替人員,所以被稱為“更卒”。他們所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修建城牆、道路和宮殿苑囿,還有負責軍需物資的運輸等等。

那些已經完成了兩年“正卒”兵役的男子,不僅需要繼續按照每年一個月的要求擔任“更卒”,而且還要時刻準備著應召入伍參戰。一旦發生戰事,他們就得依照徵兵調令,與正在服役的“正卒”一同出征作戰。

至於具體的服役時長,則取決於戰爭持續的時間長短,通常情況下不會在中途進行人員替換。

在秦國,停止服役的年齡標準是根據是否擁有爵位來確定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