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1/2 頁)
聽著劉武國的介紹,楊太曦不由贊道:&ldo;這兩個匪人到也算得上是個人物,打仗很聰明嘛!深得兵法之道啊。可惜走錯道了哦!&rdo;。劉武國一邊在前面領著路,一邊回頭附和道:&ldo;是啊,這兩人我和他們在戰場上打交道多次,感覺他們倆確確實實算得上是兩條漢子!是不可多得的人材,哎!可惜啊!&rdo;。&ldo;知道他們是為什麼才上山落草為寇的嗎?&rdo;楊太曦不由好奇的問劉武國道:&ldo;如此之人物,是什麼樣的原由就把他們好端端的逼上了落草為寇的窘境呢?&rdo;。
劉武國沉默了一段時間,昂起頭,瞪大眼睛,深邃的望了一眼越走越近的惡龍崗,慢慢的道:&ldo;我也是聽別人說的,這李信在附近的當陽縣中也算得上是個人物了。他自己常常對別人唱一句詞&l;大唐傳下十八子&r;,稱自己祖輩家族是唐太宗李世民後人中的一隻餘脈。李信為人豪勇善射,有手持十石強弩,千步穿楊之功夫。此人十八歲時即中過縣鄉的武舉。但以後上京趕考,都因為無錢賄賂主考官以落第告終。後來在鄉裡開了家武館授徒為生。
本來,也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一生。卻不料六年前,因無錢交納朝廷攤派的糧餉,跑到山中躲債,被早已看上自己老婆的縣官以拒納糧餉為由,將他的老婆搶到縣衙抵債。他老婆為全名節,偷偷墜樓而死。這李信一怒之下,趁著黑夜,衝到縣官家中,將縣官殺死,帶著一群徒弟跑到臥龍崗上落草為寇,並將臥龍崗改為惡龍崗,對外聲稱自己從此就要做條我行我道,吃盡天下所有為非作歹惡人的惡龍。他常對無知鄉民蠱惑道,奈何天不行其道,我為之!&rdo;。
說到這,劉武國笑著用不屑的神情,搖搖頭嘆道:&ldo;這小子夠瘋狂的了,替天行道?哼,假天之名,獲己之實罷了!&rdo;。楊太曦聽完劉武國的敘述,也不由心中暗嘆:&ldo;都是這些大明基層官吏中的敗類,為一己之私利,肆意敗壞大明朝綱,生生的把官與民,水和魚的關係給撕裂成官逼民反了!&rdo;。口中卻笑著問道:&ldo;那個花無錯卻又是怎麼回事呢?&rdo;。
劉武國嘆道:&ldo;哎,這兩個傢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花無錯據說也是北宋強人小李廣花榮的後人,也是為逃避交納朝廷攤派糧餉,帶著家丁遷徙到富庶的河洛一帶安家。卻不料在惡龍崗上被李信這小子打劫。這兩人是針尖對麥芒,都仗著自己有一身好箭術,在陣前連對三箭。結果,射出三箭,箭箭相撞,掉落在二人中間。兩人惺惺惜惺惺,越聊越熱火,就這樣,花無錯也上山落草為寇。因為這花無錯有兩個專門替他抬弩做架的家將,分別叫秦壯,韓霸。所以附近江湖中人又戲稱他為&l;秦磚漢瓦一枝花&r;&rdo;。
&ldo;哈哈,大唐傳下十八子,秦磚漢瓦一枝花。這兩人的名頭,到是滿亮的嘛!&rdo;楊太曦打了一串哈哈道。&ldo;哼,亂七八糟的胡言亂語,一頓亂蓋的江湖騙術,讓侯爺見笑了!&rdo;劉武國不屑的道。楊太曦微微一笑道:&ldo;看樣子,此次過山,少不了一番麻煩了,哈哈!&rdo;。劉武國聽得楊太曦的話,不由沉吟了一下道:&ldo;我們此次是路過,只要不去招惹他們,趁著黑夜悄悄行軍,這群毛賊料來還在熟睡之中,或可僥倖不用動刀兵就溜過去!&rdo;。&ldo;若是驚動了,我們這群人有把握過去嗎?&rdo;楊太曦笑著問劉武國道。&ldo;不知道!&rdo;劉武國沉聲搖了搖頭道。
劉武國在前面猛的停住腳步,回頭對楊太曦問道:&ldo;知道了惡龍崗上有匪徒,侯爺還要去嗎?&rdo;。楊太曦斬釘截鐵的道:&ldo;去,當然要去!就算今晚不是要去救人而路過惡龍崗,就沖惡龍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