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第1/2 頁)
目送所有參賽的名媛們離開,小福王鬆了一口氣道:&ldo;忙了這麼久,到今天總算是快忙完了。眾位,我今天就代父王在此西苑中,答謝幾位這一個月來的辛勞。來人,擺宴&rdo;。
第七十六章 紅酒令
&ldo;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rdo;蜀王盯著手中小巧玲瓏,作工精緻,胎質細膩,輕薄,形如小碗狀的酒杯,輕輕吟誦著上面題的詩文不由吃了一驚的對小福王道:&ldo;周元公的愛蓮說!世侄,這莫非就是傳說中:成杯一雙,值錢十萬,所稱道的稀世之寶--成化鬥彩高士杯?&rdo;。
小福王微微一笑道:&ldo;哈哈,正是此杯!現在在座諸人手中捧的正是我朝成窯的稀世之寶--成化鬥彩杯!&rdo;。&ldo;啊!&rdo;在座諸人都不由將手中的鬥彩杯仔細把玩起來。董其昌邊看邊嘆道:&ldo;此杯端的描畫精工,人物刻畫有古賢之飄逸俊灑啊,要是思白也能擁有這樣一隻酒杯就好了,哈哈!&rdo;。
錢謙益笑著對小福王道:&ldo;世子,董大人這是在討杯了哦,哈哈&rdo;。小福王微微一笑道:&ldo;些許小物,我福王府多的是,今天眾位此刻手中的成化鬥彩杯就贈與各位了,哈哈&rdo;。蜀王等人聞聽小福王的答話,俱皆高興得哈哈大笑。董其昌一邊愛不釋手的邊把玩手中的成化鬥彩葡萄杯,一邊笑著謙讓道:&ldo;這又怎麼好意思,君子不奪人所好啊,哈哈!&rdo;。
小福王輕輕一揮手道:&ldo;誒,董大人休要客氣!常言說的好,紅粉贈佳人,雅物賚名士!只有在座諸位我大明的風流人物才配的上此種雅杯啊!呵呵!&rdo;。&ldo;小福王盛情難卻,如此,我等就不好意思,笑納啦,哈哈&rdo;錢謙益笑著沖小福王拱手謝道。
楊太曦聽著小福王毫不吝嗇的就把價值萬金的成化鬥彩杯贈與自己等人,心道:&ldo;這死小子,倒是蠻會籠絡名士之心的嗎?不知道讓他老爹知道了,會不會被罵死!哈哈!&rdo;。心中想完,也依著眾人的舉動,興致勃勃的把玩起手中的成化鬥彩陽春杯來。
只見杯上只是簡簡單單的,用上了礬紅和水綠等不超過三種顏色的著色,就畫出了陽春三月的神韻。楊柳迎風起舞,黃鸝嬉戲鬥樂於間,遠方晴天之上,一行白鷺輕盈從風而來。描述的正是詩聖杜拾遺的名篇絕句:&ldo;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rdo;。
楊太曦特別喜歡杯上那兩隻嬉戲柳間的黃鸝,只覺得望來相當的生動,充滿一種自然的靈性。這與後來清朝那種肥大隻會停在枝頭上的鳥一比,真是天壤之別!&ldo;天空鳥不飛,那和蹲在樹上的蚜蟲螞蟻又有什麼區別呢?這簡直是生為鳥的一種悲哀!&rdo;
楊太曦每每看到清朝青瓷上那種蹲在枝頭上的鳥就常常忍不住會這麼想。現在看到成化杯上這靈動飛翔的小鳥,楊太曦實實在在的感覺到了明朝思想文化那種內在的活躍生機,縱便黨爭不斷,但思想人文的活躍,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歷史上還屬少見,特別是體現在對外來文化的交融吸收上,體現在對民生自由的反思上。明朝的大儒和有識之士實實在在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想文化遺產供今人學習和景仰。
正在感慨唏噓之際,就聽小福王笑著倡議道:&ldo;喝酒不行令,多冷清啊,眾位名士,我們行個酒令,如何呀?哈哈!誰堅持到最後,滴酒不沾,我再送他一對成化鬥彩杯,怎麼樣啊?呵呵!&rdo;。在座的都是一時的雅士,忙轟然應諾。
小福王見大家都答應了,還是徵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