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章 改變天下局勢(第1/2 頁)
鑑於自己三弟有可能酒精上腦,做出些不可理喻之事,所以劉備趁著這次出兵之際,也讓陳登過去壽春,算是和張飛一起守好這個淮河平原的四戰之地,保證大漢的糧食穩固產出。
至於劉備統治之下最北邊的北海之地,更是比較偏遠,趙國現在被蜀國打得夠嗆,分身乏術,肯定沒心氣進攻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所以也非常安全,除了原有的武安國、陳珪等人外,甚至都不需要安排太多人手過去。
瞭解完劉備的兵力佈局之後,再回頭看關羽這條線。如果按照正常計劃的話,曹操退兵之後,劉備三路大軍都會撤退的,其他兩路都有去處,可只有關羽這一路沒有其他安排。
那麼關羽後面是不是完全沒有事情幹了?劉備手下最強的人竟然沒事幹,這聽上去是不是就很不科學?
所以,也是從這裡看出來,劉備的野心不小,他一直都想染指北邊,將疆域擴張到兗州,濮陽就是他一直以來的終極目標,自然也是他最理想的目標!
陳留,許都,都是曹魏的基本盤,又是曹魏的起兵之地,攻佔難度太大了;而汝南又是多山地地區,壽春南側還有急著想報仇的孫吳在虎視眈眈,顯然沒有特別好的機會之時,劉備也不會主動進攻那邊。
然後呢,在小沛練兵的關羽就是這個計劃的執行者,而原本在下邳的劉備、臧霸、盧象升等人,都是這次計劃的援軍!大漢高層其實早都已經達成共識了,等待開春估計也就是三月四月就開始行動。
要不咋說事情都挺巧呢,蜀國在雍州竟然打贏了,反而拿下了司隸,曹操氣的要北上司隸了。這個訊息傳到徐州時,劉備先是震驚,然後也嗅到了戰機,本來他們就打算出手呢,何不趁著這個好機會主動出擊,無非就是早倆月罷了,順便還能賣蜀國一個大人情呢?
然後就是劉備和劉伯溫商議,最佳化了一些細節,順著蜀國的需求,制定了這三路人馬——再次強調一遍,看上去三路人馬齊出,聲勢浩大,蜀國人民聽後,估計都感激涕零了。
但是仔細一分析之後,劉備及其整個大漢,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然後再‘順便’賺的一些好名聲!
話說回來,就算沒有法正這件事,劉備也打算在今年開春主動出兵呢——因為曹操正在和張富在雍州纏鬥,暫時分身乏術,這是有機可乘的先決條件。
然後再回過頭來看看劉備這三路人馬的安排,是不是就覺得特別耐人尋味咯。打著援助的名頭,實打實都是為了自己利益:
南邊陳登的這一路的人馬,說是去進攻汝南,但進攻難度太大,大機率是不會主動惹事的,最後還是入壽春和張飛一起鎮守淮揚。其實可以說是劉備為了自己的疆域佈防,安排的一次調兵遣將。
中路剛才已經分析過了,更多就是轉一圈,漲漲聲勢,然後北上支援關羽了,幫助關羽拿下濮陽。上路也是這樣,關羽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濮陽,只是順帶著幫助蜀國司隸緩解原力罷了。
說一千道一萬,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有利可圖了,才會選擇配合。沒有關係好的鐵盟,只有足夠多的利益!
於是乎,才發生了後面劉備和法正交談,索要條件的這些事情。說白了,劉備就是典型的留了好名聲,也得到了利益,也能去完成自己的目標,一舉三得。
而蜀國呢,只要劉備出兵,幫助緩解了司隸的壓力,他們也算受益者,所以利益權衡,出點血也無所謂,更何況劉備的條件,對於財大氣粗的蜀國來說,他們也沒怎麼出血。
這也是雙方如此默契,這麼快就達成一致的原因,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了,還玩什麼聊齋呢?直接各取所需,各幹各事,反正倒黴的肯定都是曹操罷了。
在劉備安排完之後,陸陸續續不過三天,各路人馬大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