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果真如古諺所說(第1/3 頁)
果真如古諺所說...
系統所出,必屬精品!
就在他思考之時,一聲尖細太監聲音打斷了思緒。
\"車騎將軍董承抵達...\"
下一刻,董承的身影出現在眼前,他微微拱手施禮,向著劉辨跪了下來,高聲道:“微臣,車騎將軍董承,拜見吾皇陛下!”
劉辨抬眼望向他,發現這個面帶笑容的男人,雙手卻有些微抖,顯露出些許緊張。這時,劉辨輕輕眯起眼睛,似乎看見董承懷中的物件。
確實...
=3d見董承行跪拜禮,劉辨嘴角輕揚,“國舅大人,幾日不見,朕可真是懷念啊。”
董承聲音發顫,“微臣惶恐,不敢當。”
開玩笑,你算哪門子的國舅,想些什麼我怎會知曉?而且這暴君素來殘暴,又何曾對他人表露出關心?除非...是他需要!
這一瞬間,他的臉有些蒼白,低頭以避免劉辨直視內心。劉辨只需一瞥,便能察覺董承心裡藏著事。“一個叛賊要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嘛!”
他搖搖頭,推測這是董承首次嘗試,經驗不足可以理解。但這並不能改變什麼,下輩子他或許能得到更多教訓。
劉辨重新露出笑容道:“國舅,朕近日心中一直有話想說,但也得有個開始對不對?想了再想,只能讓你過來,訴說一下心聲。”
聽見這番話,董承略感安心,但仍回道:“臣愧不敢當。”
劉辨笑道:“作為漢朝國舅,有什麼是不敢說的?來,隨朕來吧。”
說完後,他帶領董承離開未央宮,身邊跟著眾多隨從,來到了太廟,再到功臣樓一遊。接著接過獻神的祭香,俯首默唸並行拜禮。
走到漢朝各位 肖像陳列之處,劉辨特意停下來,面對漢高祖劉邦,問道:“董國舅,你可瞭解四百多年前,漢高祖劉邦是如何起家的,又是如何建立如今煌煌大漢帝國?”
這句提問顯然有所暗示,董承心中猛地一緊,趕緊再次跪倒:“陛下,這是您和臣玩笑的話嗎?當年高祖平定天下的事蹟,天下皆知,他原本只是一個秦代亭長,後來白蛇 ,繼而統一秦楚,才有了今日的大漢基業。”
劉辨輕笑一聲,伸手托起董承的雙臂,並解釋道:“朕又怎會不知這些呢?”
“當年的漢高祖這般英勇絕倫,即使是六國遺裔與西楚霸王亦無法奈何,想不到他的後裔子孫卻如此軟弱無力!”
“從董卓的 ,再到十八路諸侯討伐,甚至邊陲羌人亦敢於 擾我漢疆,想起來真令人扼腕嘆息!”
沉思片刻,他又出聲問道:
“朕記起先前高祖在世之時,有兩大謀士輔佐,乃是張良和蕭何,無此二人,高祖未必能一統江山!”
董承膝行在地,頻頻叩首,不敢出言辯解。
劉辨目光掃向身後的宦官與宮女,微微蹙眉說道:
“汝等站立在此,有何用意?朕私下與外戚對話,豈能讓你們在此窺視!”
看著群臣侍從依次退下,劉辨方起身,親自扶起董承,低聲語重心長道:
“舅舅董大人,如今你在朕心目中如同張良、蕭何般不可或缺。未來但願你能始終伴隨在我左右。”
董承內心五味雜陳,既是擔憂,又充滿感激。他再次深深鞠躬:
“臣不敢妄自菲薄,無顯赫之功績,非深謀遠慮的文臣,何以得到陛下如此青睞?”
劉辨哈哈笑道:“有何不敢,又有何懼?”
隨後視線不經意投向董承腰間的玉帶,輕聲道:“舅舅這錦袍實是華貴,能否脫下來,朕想瞧瞧?”
董承心頭咯噔一聲。他的錦袍的確無奇,但玉帶上密藏的密旨實乃關鍵。若是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