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錯覺(第1/2 頁)
徐鴻倒不是很贊同妻子的想法,他也見過曾榮兩次,儘管這個女孩子有著超乎同齡人的心智,可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環境使然,經歷使然,而非本性使然。
試想一下,一個女孩子被父母兄長逼的跳湖自盡,可想而知她當時的處境有多為難,而人死過一次後一般很難有勇氣再死一次。
不想死,又不想被賣,那種情形下,她只能反抗。
想必是為了永絕後患,所以才不顧一切地抓住徐家這座靠山跟著徐家進京。
這孩子聰明著呢,她知道跟著徐家進京總能有一口飯吃,而且還是一口飽飯,絕不是之前那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日子。
至於說到她對徐靖起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徐鴻就不認同了,首先,曾榮比徐靖大兩歲,男孩子成親怎麼也要十八九,女孩子十五六就得嫁人,她總不能拖到二十歲吧?
再有,徐家是什麼家庭,那丫頭是什麼出身,她若沒有這點自知之明,母親絕不可能會把她帶來京城。
再退一步說,那丫頭若果真願意留在徐靖身邊做一個妾室,徐家也不是不能容她,畢竟兒子這條命是這對姐妹救下的,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楊氏見丈夫不以為然,待想再說點什麼時,可巧丫鬟來報,說是紫蘇送曾榮來磕頭了。
徐鴻一聽這話忙去了隔壁屋子,倒也不單單是為避嫌,更多的是怕曾榮不自在。
曾榮進屋後先是規規矩矩地磕頭謝過對方的禮物,“這段日子勞煩大太太費心照看,給大太太添了不少麻煩,這才想著借中秋之際親手給大太太做個荷包以示感激,沒想到又讓大太太破費了,曾榮過意不去,特地來磕個頭謝恩。”
“罷了,應該的,怎麼說你也是我兒子的救命恩人,我看顧你些也是應該的,以後若有什麼難處可直接來找我。”楊氏儘管不高興,可場面話還是要說兩句的。
“曾榮記住了,多謝大太太惦記。天色已晚,就不耽擱大太太歇息,曾榮告辭。”曾榮見對方沒有扶自己起來,只得自己站起來。
楊氏本以為曾榮會留下來跟她套套近乎什麼的,見曾榮告辭,倒有幾分意外,同時也高看了曾榮一分,至少這孩子眼力見不錯,知進退。
因此,曾榮走後,楊氏又去問自己丈夫,她是否錯看了這孩子。
也別怪她先後矛盾,內心裡她是想善待曾榮的,可因著第一印象,再加上趙根生家的也沒少在她面前說兒子對那兩姐妹如何如何心重,她這才不得已提前設防。
徐鴻著實安慰了妻子幾句,只是楊氏個性優柔易反覆,當時聽進去了,過段時間不定從別人處聽到點什麼又把之前的否定了。
再說曾榮到白氏這,白氏比楊氏熱情多了,拉著曾榮問她在繡坊這幾個月做的痛快不痛快,可否有人欺負她,工錢上有沒有吃虧等。
曾榮一一回復了,也很快告辭出來了,她還得去另外兩人那。
這一番折騰,從徐家大門出來時天已黑透了,好在徐老夫人心細,早就打發兩個婆子在二門處等著曾榮,兩個婆子手裡一人抱著一個包裹,只是對方不說,曾榮也不好問。
回到家裡,兩個婆子把包裹放下,這才告訴曾榮,這兩個包裹是老太太給曾榮的,說是老夫人說的,這是給曾榮姐妹兩個預備過冬的衣服。
待兩個婆子走後,曾榮開啟了這兩個包裹,其中一包是絲綿,另一包是四匹衣料,兩匹細棉布兩匹綢子,棉布是用來褻衣和裡襯的。
此外,老太太還給曾榮送了一對細細的絞絲金鐲子,正適合她這個年齡的小姑娘戴。
“大姐,這老夫人對我們真好,聽說她還讓我去她傢俬塾唸書?我,我真能去?”曾華見曾榮看著這對鐲子發呆,知道她準是又陷入了回憶,故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