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ldo;那可老不少了。&rdo;馬得糧管著生產隊一應財物上的事情,自然也有這間庫房。&ldo;就是要好好挑拎,你那屋太小了。&rdo;
&ldo;不小了,我以前住的還沒它大呢。&rdo;舒曼說的是原主在上海的屋子。
張紅軍三個人都是去過縣城裡的,但也是被舒曼的說法給嚇了一跳。這縣城裡好歹是堵門獨院,獨房也是有的,怎麼上海那地方反而住的那麼逼仄?
難怪這些年,年年都有知青下鄉。
住那麼一個牢籠子一樣的地方,哪裡有農村地裡舒服了。
這麼一想,對舒曼的選擇也有那麼點能理解了。
張隊長問馬得糧:&ldo;你媳婦孃家弟弟不是木匠嘛。回頭不行,就讓他造幾張出來,木料都有,到時候給錢。&rdo;
馬得糧聽了咂咂嘴,想著也算是給小舅子攬個生意,就對舒曼保證道:&ldo;你劉叔的手藝頂不錯,要是造地不好,就讓他重造。&rdo;那句造到你滿意為止那句話沒有說出。雖然對這個小知青印象尚算不錯,可也怕城裡姑娘挑剔哩。這事要一多,回去後媳婦準得在跟炕上和自己鬧。
許是覺得自己這個想法也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進了庫房後,憑藉著對庫房的熟悉,馬得糧幫著淘換出一個用不上的鐵鍋,那可是頂好的玩意,要不是農村人喜歡大鍋大灶也輪不上舒曼。
可舒曼喜歡啊,等出來的時候,懷裡就抱著那隻鐵鍋不放。
現在的年景比前些年特別是七零年前已經好上太多了,但一口鐵鍋還是不容易得到的,也就是這鍋小了一半這才一直留在庫房裡。
舒曼已經想著搬去新家後,這鍋能派上的用場了:&ldo;大爺,讓人在那屋裡再給我壘個灶口唄。&rdo;
&ldo;回頭就讓人準備,還有那水泥石灰賣你一些,村裡人也會這項活計,只是到時候吃飯…&rdo;張隊長眉毛攏了起來,給人幹活總不好不給飯吃吧。都是村裡人,肯定不收錢的,幾分幾角的也不好收,再說也沒這個道理。
回去後,愁眉苦臉地同張大娘說起。
正在一旁給喜子衣服打補丁的李翠娥已經咬了線頭說道:&ldo;這能有什麼事情,那屋整一整也就兩三天的功夫,就在咱們這做好了,送過去就是了。&rdo;又不是大魚大肉大菜那樣一盤盤的,一人幾個窩頭大餅,一碗湯,再燉個菜就是頂好的伙食了。
&ldo;不白讓嫂子幫忙,到時候我……&rdo;舒曼面露激動。
&ldo;你可別說錢啊什麼的,就是比平時多煮一些,到時候你也打下手,不白幫你港貨。&rdo;正好跟著自己學一學,方才李翠娥還和張大娘說了,擔心這小知青會不會用不來這農村的灶。那知青點可是年年有這樣的笑話發生。
還是張大娘說了,看著不太會,但不至於笨手笨腳,只讓她平時空了多教教。
李翠娥這才應了。
何況她心裡也清楚,這事自家不攬過來,公爹身為生產隊長也得幫著想法子,還不如自己主動點。
舒曼這人,聽著婆婆的話,看著是個好的。
再想到那一斤掛麵、糕點和大白兔,李翠娥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農村裡造房子本來就快。
那間瓦房也就是修修補補,後來還在舒曼的要求下在左邊又搭了一個茅草房放一些雜物,菜窖原本就有,只要用木頭加固。
不到兩天,籬笆院子也圍了起來。
來找舒曼的杜鵑顛著腳尖往裡面看了一眼,屋子前面用來做菜地的地方已經被歸整過。等到開春再翻幾遍,差不多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