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佈局像一把扶手椅,雄踞在江水南岸那處向陽的高坡上,充分展示著它的高大、神秘和神聖。教堂外,還栽培了大片樹形優美的人工林木,使整個環境顯得又清幽又典雅。
他倆越走近,教堂兩傍的景緻越靜穆,不由生出從俗界來到聖地的感覺。
他倆懷著敬畏和好奇的心情走進去。凌惠菁在大門邊的聖水泉中蘸了蘸手指,蔣介石也在聖水泉中蘸了蘸手指。走過門廳那座被釘在高大十字架上的耶穌像,凌惠菁虔誠地劃了個十字,蔣介石也莊嚴地劃了個十字。
他倆走上經堂前那道長長的走廊,靜謐的空氣中有線香和蠟燭散發出的那種神秘的氣味。兩人仰起頭去看廊柱上的浮雕。那些用石膏塑出的雪白的天使,一個個面容飽滿。凌惠菁看著,將頭微微搖著,不知是讚歎還是表示塑的並不怎麼樣。
經堂裡面,正中高懸著一盞七杈的水晶玻璃吊燈,每個枝杈又點有七枝蠟燭。天花板上繪有以寶藍色為底的圓形圖案;圓形圖案之間,又有赭紅色的方格分割。兩邊的牆上,每邊有五扇帶有拱頂的格花玻璃窗。迎面聖壇上方,掛著聖母聖衣像。畫中的聖母是一個懷抱聖嬰的美婦,神態是那麼安祥。她望著那個美麗的聖母,說:“我想到了姐。”
最後,他倆透過一個側門,來到教堂後面。那裡有一個不大的花園,花園裡有六株伊拉克棗樹,生長得十分的茂盛。棗樹下,有一座稱為喪禮教堂的園拱頂六角形的小祭亭,同樣供奉著聖母和十字架。四顧無人,蔣介石停下來看了她一會,然後用力抱緊她。
也許當時,就在那六株伊拉克棗樹下,他在感情衝動中,曾經信誓旦旦說了:“惠菁,你永遠是我心中的最愛。”
載著蔣介石和大批扈從的汽艇到了雞冠石。當汽艇划著弧線徐徐向碼頭停靠過去時,蔣介石走上了甲板。蔣介石抬起頭,將眼光投向南岸重疊起伏的群山。隨行的扈從也追隨著他的目光往山上望去。於是,他們看見一條草繩似的山道在陡峭的山谷間垂落,那是一條古驛道,不過,當時還不至於像今天這麼荒涼。法國教堂就在山道經過的那條谷的另一側山坡上。而後,他們的目光落在了那座豐乳狀的墳山,以及墳山頂端那座分外扎眼的墳墓上,並且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是一座什麼建築,好別緻好漂亮,可是那鎮子的紀念性建築?”天主教中國區紅衣主教田耕莘問。
“那是……?”蔣介石歪過脖子,陰騭的眼光射在了戴笠臉上。
戴笠又歪過脖子朝後問:“那是什麼?”
很快有人回答:“那是一座墳。據當地人說,那是一座鬼墳。”
“鬼墳。”蔣介石將兩個字咀嚼一番,臉色有些發苦。
“葬的什麼人?”田耕莘仍興趣盎然。
“一個產婦,二十多年前,那鎮子上有一個孕婦,難產死了。”
田耕莘將眼光投向千腳蜈蚣樣蜿蜒於峻嶺陡坡上的那一抹吊腳房子,又問:“哦,她年輕嗎,美嗎?”
“挺年輕,美極了。”
“哦,一個美麗的夫人長眠在那裡,她應該受到如此莊嚴的紀念碑似的懷念。我知道你們國家蒙古境內有一座青冢,就是為紀念一個叫昭君的女子。看來你們中國人歷來都是懂得尊重女性的。”田耕莘再次詠歎。
如果傳說是真實的,那麼,蔣介石的心血此時應該澎湃,他內心裡應該潮湧著將那段戀情不吐不快的強烈衝動,他應該回憶起凌惠菁那雙帶著夢幻一樣色彩的眼睛。不過,蔣介石只是靜靜聽著扈從們關於那座鬼墳的熱烈的議論。他是中國人民的領袖,當然不會講出內心深藏的那段風流往事,他只是陰沉著臉,拉緊了身上的黑色披風。
2
他倆迎著不斷吹出的冷風,向洞子深處摸去。易霜寒揚起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