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十九路諸侯會盟(第1/2 頁)
“怎麼樣,守仁,文優,還習慣麼。要不來車駕裡坐坐唄。”
董卓從馬車裡探出個頭,詢問王守仁和李儒。
兩人均是笑著搖頭拒絕。
公元190年的一月還是很冷的,饒是董卓一身肉膘也是在馬車內凍得直哆嗦。董卓原本是想讓他的三位謀士一同坐著車駕隨軍前往汜水,但李儒和王守仁強烈反對,認為這樣不符合主臣之間的規矩,而且王守仁似乎和董卓預想的發展道路發生了點小小偏離,他好像是想把自己發展成一位儒將,而並非純粹的謀士。
(ps:賈詡就沒這麼考究了,從資料上看高達70點的武勇,身體素質可以說是相當好。但是此時的賈詡和董卓一起縮在馬車上,身上還裹著羊絨。)
這幾日的行軍,李儒同王守仁交流了一路,無論是心智,氣度,還是眼界,李儒對這位小了自己十一歲的年輕人大為讚賞,心中不由感慨當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他在,董家軍的未來就有了底氣。李儒心裡其實是十分想收王守仁為關門弟子的,想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但一想到他名義上還是蔡邕的學生,心中就有些鬱悶,老實說他完全不覺得蔡邕能教他啥,於是退而求其次問他是否有婚配。
做不了師徒,做自己女婿也行啊。俗話說得好,一個女婿半個兒,自己反正也還沒兒子。女兒倒是有仨。人到中年,對衣缽傳承之事李儒還是很頭疼的_(:3」∠)_。
但是,王守仁以天下未定,何以成家的藉口拒絕了。李儒一路上其實有點小小難過。
“我說文和啊,你看看你這身材都快趕上我了,能不能有點出息啊,哎,你看看人家李儒,王守仁。”
董卓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看向賈詡。
賈詡往嘴裡丟了兩顆冬棗,裝模作樣地抽了抽鼻子說道。
“哎,臣偶染風寒,不能騎馬。”
“哎,算了,冬棗給我兩顆。”董卓習慣了,伸手向賈詡拿了兩顆棗。這純天然無公害的果子確實比後世要好吃很多。
董卓看著賈詡那副打死我也不去騎馬的樣子,索性眼不見心不煩,全程閉眼休息,只留下耳邊賈詡不斷投餵自己的吧唧嘴聲。
三日行軍之後,董卓帶著從許昌出發的一萬人馬,到達了汜水關下,正式的會盟還未開始,發現已經來了十八路人馬!
且說那十八路諸侯姓甚名誰?且看!
第一鎮,為人豪邁,廣交豪傑,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鎮,博古通今,才情瀲灩,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為人謙遜,腹有詩書,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鎮,仁愛百姓,屈己待士,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五鎮,仗義疏財,招賢納士,河內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在百姓,漢中太守張魯字公祺。
第七鎮,豪俠風範,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君愛國,文臣代表,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勇有謀,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子嗣,賢明大家,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縱橫天下,廬江太守劉勳字子臺。
第十二鎮,志士仁人,賢良淑德,荊州刺史劉表字景升。
第十三鎮,威震邊疆,金戈鐵馬,幽州刺史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四鎮,漢室宗親,英姿偉岸,益州刺史劉焉字君朗。
第十五鎮,巧變多才,心細如髮,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鎮,英雄一世,剛烈虎將,烏程侯孫堅字文臺。
第十七鎮,四世三公,天下楷模,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