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第1/2 頁)
李耳教導道:“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之所以能夠匯聚百川,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善於處下,所以才能成為百谷王。因此,聖人想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必須言行上對人民謙下。想要在上面引導人民,必須處在人民之後。因此,聖人處在人民之上,人民不會感到有壓力。處在人民前面,人民不會覺得有妨礙。為此之故,聖人會得到天下人的擁戴而不遭反對。也正因為聖人不與人爭,甘居下位,所以天下沒有誰能夠與他爭。”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正因為江海處下,河川溪流才能歸附於江海。大自然有無窮的智慧,古時很多先賢都是向自然學習才能夠擁有大智慧的。就如我們熟悉的伏羲,他透過觀察天體的運作以及大自然的規律,看到天地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隨後一畫開天,便有了我們所熟知的先天八卦。後來,周文王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礎上進行改善和發展,又畫出後天八卦。隨後便有了我們所熟知的《周易》。所以,可以說一切聖賢的智慧都來自於自然。我們想要擁有大智慧,向自然學習即可。我們觀察自然就會發現,地勢越高的地方,生命越少。地勢越低的地方,生命越多。這說明處於下位是生地,處於上位則為死地。再來觀察天地,天雖然高高在上,可是天上卻沒有生命。地雖然低低在下,可一切生命都必須依附於地。最後再來看河川溪流和江海,河川溪流雖然處在高位,可最後依然要匯入江海。這說明什麼?說明處於下位的江海才是河川溪流的歸宿,河川溪流晝夜不停地向東流,目的就是匯入江海,獲得平靜。我們作為人,都不喜歡居於下位,都不喜歡低人一等,殊不知真正的高貴來自於低賤。我曾經也說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都以“孤”、“寡”、“不穀”自稱,不就是因為賤是貴的根本,下為高的基礎嗎?一個人如果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姿態示人,你看會有人願意和他相處嗎?所以,道永遠是處於下位的,人若是想要成道,首先得學會謙卑處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因此,聖人想要取得人民的信任,言行上必須對人民謙下。想要在上面引導人民,必須處在人民之後。物極必反,這是道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我曾經也說過: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我們認為是得的,其實是失。我們認為是失的,其實是得。所以,國君唯有對人民謙下,人民才願意信任他,追隨他。國君對人民的謙卑處下看似是失,其實是得。越是高高在上的國君,越容易失去民心,越容易遭受滅亡。所以,有道的國君都不會高高在上,只會謙卑處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因此,聖人處在人民之上,人民不會感到有壓力。走在人民前面,人民不會覺得有妨礙。有道的國君只會對人民謙下。他們雖然處在人民之上,卻從來不會讓人民感受到壓力。自古以來,那些高高在上,不願意對人民謙下的國君都不會有好結果,就如暴君商紂王。而那些願意對人民謙下的國君卻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愛戴,就如堯、舜、禹。所以,國君對人民謙下,反而能夠獲得人民的支援,反而彰顯出國君的偉大,這不就證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了嗎?”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為此之故,聖人會得到天下人的擁戴而不遭反對。也正因為聖人不與人爭,甘居下位,所以天下沒有誰能夠與他爭。聖人不爭,天下反而沒有人能夠與之爭,這就是聖人的大智慧。聖人知道了道的運作規律之後,將之視之如珍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