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諸多條件議定(第1/2 頁)
三天之後,因為趙構想要將議和儘快完成,在他的示意之下,王淵和潘雲峰加快了會談的速度,議和結盟相關的事宜一項一項地敲定了下來。
最終,商定金宋雙方的邊軍同時向後方撤離五十里地。
撤離開的這一大段淮河的範圍,將會成為金宋百姓,自由做買賣區域,在這個範圍之內,雙方承諾不對任何一方用兵。
對於這個條件,趙構還是滿意。
因為在他看來,這樣不僅能夠制止戰火,還能夠將大宋的一些茶葉,瓷器等物,貿易到淮河以北去,換來大量的金銀。
雖然一和商議了要求,宋人每年要向金人那邊送六百萬兩的銀子,但是這些送出去的銀子,趙構認為一定會在交易中,透過貨物重新流回大宋手中。
殺害完顏亨的兇手,現在也已經被錦衣衛“抓到”,只要結盟一成,就可以立刻交到金人使團的手中。
之前在泗州截殺金人使團的那些人,透過商議,最終決定從那有嫌疑的三百武備軍中,隨機選取四十人出來頂罪,在盟約簽訂之後,送給金人賠罪。
至於在淮河以北,殺害宋人使臣的那些兇手,趙構讓王淵、潘雲峰不必提這件事情作為要求。
在他眼中,那些人死了就是死了,至於抓不抓兇手已經不重要了。他認為提出這件事情來反而會對議和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
至於其他的幾點要求,趙構向金國稱臣,交上國印。然後由金國皇帝完顏亶賜趙構為大宋皇帝,另賜國印這些事情,趙構在猶豫了之後也答應了。
畢竟如果能夠換來千百年的和平,做這些虛禮上的事情,又有何損失呢?
這天已經是正月二十六了。
議和商定之後,今天便是趙構接見金人使團的。
一大早,宮中正殿為大慶殿,就已經張燈結綵,燒好了諸多火爐,擺好了案席。作為舉行大典的專用殿堂,趙構用這裡來接待金人的使團是超規格了。
這也體現了他對這次議和的重視,他很想要把這種重視傳遞給金人的使臣,讓他們看一看自己對盟約的信任。
巳時,金人使團從班荊館乘坐馬轎車出發,向著皇宮而來。
整條御街,都由禁軍開道。
所有的路面,商販一律不許開門,行人一律避讓。
從班荊館到皇宮,三里地的路程,這樣走下來也不過片刻時間。
等到了皇宮和寧門的時候,大宋的文武百官已經在這裡等候許久了。
等到夾谷拖渾從馬車上面下來的時候,這些人還要上去迎接。然後再把他們請到皇宮裡面去,一路走到崇政殿。
秦檜再次到了這裡,心中也是多有感慨。
“昔日我常常從這裡走,從未覺得稀奇。從被錦衣衛抓去,然後又逃脫了臨安城,拜入了金人朝廷。如今作為使臣進入這裡,卻別有一番心境。”
他還想到自己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走過這個地方。
然後等到金人大軍南下攻破宋人朝廷,自己也會作為漢人宰相,重新進入這裡。
一想到這裡,秦檜的面容就不由得高興了起來,顯得神采奕奕。
費衝在文武百官的隊伍之中,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秦檜,滿臉都是怒意。
文武百官之中,憎恨秦檜的人有很多,很多人這個時候都側過了眼神看著這個人。
議和結束之後,秦檜也將跟著金人的使臣一同離開臨安,其中一些人提心吊膽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有些文臣武將,心中多少有點喜悅。
今日過後,再沒有幾天便能夠議和結盟,到時候金宋百年和約一定,雙方和平相處。
等到金人使臣進入大帳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向趙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