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頁)
為了改善鄉里的居住環境,防止汙染水源,滋生疫病,趙無恤在每一里的路旁都開挖了數個“民溷”,供國野民眾使用。民溷周遭以垣牆圍之,垣高八尺,防人偷窺行不軌之事。
而那些牛馬產生的廢物,也尋了一處偏僻角落堆放,進行高溫堆肥、漚肥。過上半月,其肥效便遠遠超過了之前隨意播撒的乾燥糞肥、秸稈綠肥。
而各兩間玩耍蹴鞠,因為無恤禁止他們賭鬥幣帛,眾兩司馬就私下改成了輸家要受罰,大比分輸了的,就得帶著兵卒去挑糞肥田。田賁那一兩經常一敗塗地,於是就成了民溷常客,被虞喜這麼一數落,他的臉色頓時也紅了起來了,口中抱怨手下的鄉卒們不會玩蹴鞠,拖累了技藝高超的自己。
此言一出,他卻被趙無恤當場罵了一通。
無恤斥責道:“有句話叫做一將無能,受累三軍!你好好想想,為什麼你蹴鞠技藝冠絕全鄉,可你的兩卻屢次戰敗?”
田賁垂著頭,訥訥無言,看那樣子,自個是悟不出來什麼。
趙無恤知道,他這人就是得經常罵一通,才能管用,於是繼續語重心長地說道:“其緣由就是,你驃勇有餘,但對士卒太為惡劣苛刻,又散漫無紀律,所以配合無當。現在輸在了蹴鞠場上,只需要去糞池邊挑幾擔穢物,可日後在戰陣上敗了,輸掉的就是你的首級,還有你手下兵卒們性命!”
惡少年有些吃驚,沒想到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
“你平日得多和井學一學,他那一兩隻是野人氓隸中選拔出的更卒,身份卑微,不以勇猛著稱,卻因為配合得當,所以屢屢可以取勝!”
田賁羞愧難當,口中應諾,而井被誇了一通,卻沒什麼得意之色,只是低頭自謙。
羊舌戎,穆夏,虞喜等人也拱手受教。
王孫期默默地聽著無恤此言,不由得暗暗點頭,心道君子知兵御眾之法又更進一步了。
這一會功夫,觀看蹴鞠的里胥、國人們也圍攏了過來,因為無恤方歸,便紛紛說這兩天菽豆成熟,要去採摘來獻予君子,請他品嚐。
正如詩經所言:“中原有菽,小民採之”。菽,也就是後世的大豆,遍佈諸夏,位列五穀之一。
目前菽的吃法,一是蒸成菽飯,能嚼到你嘴巴痠痛;二是搗碎,細火熬成菽羹;三是舂細,和水捏成餅狀,貼在爐灶邊烘熟。
這東西雖然營養是不錯,但無論如何加工,總是粗糙難以下嚥。大豆曰菽,豆苗曰藿,菽水藜藿、啜菽飲水,被認為是十分節儉清貧的生活。目前,成邑的多數野人,甚至部分國人仍然在過著這種日子。
國人們喜滋滋地說道:“雖不知君子讓吾等在麥田裡混種菽豆是何緣由,但效果極佳,長勢驚人啊!”
趙無恤含笑不語,只是讓他們以後繼續如此保持。他之所以讓民眾們將菽豆和麥子混種,卻是因為菽豆科植物有獨特的固氮作用,這可是初中生物常識。混種後,田裡就相當於多了一些固氮器,後世的麥豆間作也是一項提高作物產量的好方法,不過菽豆增產,則是因為代田法的效果了。
但無恤並不就此滿足,他認為,菽豆的產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因為他在閱讀的典史中看到過這麼一句:“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
一百多年前齊桓公越過燕國,北上征伐山戎時,帶回來了一種戎地菽豆,顆大粒圓,十分可口,而且一畝產量是夏菽的兩到三倍。桓公之卿管仲對它十分重視,為此還隆重地派人帶去魯國,向周公之廟進獻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