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世界有多大(第3/4 頁)
雨飄搖了。”
“高兒為何如此之說,我大秦現在國富民強,對外戰無不勝,對內國安民定,何來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說?”
“父王,您有多久沒有出過宮了?不說皇宮外面,就是咸陽城,包括咸陽城周邊,你去看看百姓的生活了沒有?您可知道,不敢說咸陽百姓衣不裹體,但基本差不多了,老秦人尚且如此,那秦國其它的百姓呢?水能載舟,亦可覆舟,百姓不能安居樂業,那又哪來的歲月靜好?”
“百姓,普通百姓只要能夠吃飽睡暖豈不足以?”
聞聽此言的贏高心道:“果然如此,在秦時,還沒有認識到百姓的力量,只是統治者治下工具罷了,雖有諸子百家,但是,更多的不過皆是為了名利和追求慾望罷了,即使是霸道的儒家,在《論語》中,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有在秦國強盛的法家,皆是為了統治者能夠更好的統治罷了。”
想至此處:“父王之言大謬,孟子曾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君者,不能給百姓帶來富足的生活、安全的環境和良好的生存空間,那麼這個政權很快就會被取締,這也是為什麼自三皇五帝以來,政權屢屢更迭,即使800年周天子,亦是無力迴天,至今而言,為何齊國和楚地相對安定很多?首要原因就是富庶,百姓生活安穩。
再者就是,為政者,漁民百姓、橫徵暴斂更不可取,昔日周幽王、周曆王之流皆為教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秦始皇喃喃的道。
“是啊父王,統一六國,您將功蓋三皇五帝,千古一帝,是以我才說您是皇帝,自當開千古之治,盛世之風,輕徭薄賦、重視教育、鼓勵農業,發展商業,才是鞏固帝國的根本,這個世界很大很大,我們現在看到的,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噢?很大?”
“父王可知,西域諸國之西還有多大?匈奴之北,又是何處?以及百越之南,還有諸多國家?”
“啊!”秦始皇吃驚的看向了贏高。
“西域諸國之西,還有安息(帕提亞)帝國、孔雀王朝,馬其頓王國、迦太基、塞琉西帝國、羅馬共和國,以及埃及帝國;匈奴之北還有羅剎國、本都王國,往南的話,百越之南,還有越南王國、佔婆王國、逝利佛、緬甸、暹羅,所以,父王,其餘幾國之戰只是小打小鬧罷了,這個世界很大,你可以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秦始皇聽著,張大了嘴巴,這個解說徹底的重新整理了秦始皇的認知。
“那為什麼這麼多的國家和地方,吾卻從未聽聞,為何也沒有從資料和文獻上看到過?”
“因為太大了,也太遠了,一個人,終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夠走到最遠的國家,其它的國家亦就好比我們七國之間一樣,只是內鬥,而沒有對外發展,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和知識的力量。”
“那這麼遠怎麼能夠到達?”
“父王,您可曾聽聞過在水裡的巨大鐵船嗎?在陸地上飛馳的鐵盒子,還有在空中飛翔的鐵鳥?或者您認為這些都是日行千里的傳說。”
“那豈非是仙人所為?”
“不需仙人,只要父王放心,十數年間,除了天上的鐵鳥,其餘二物,兒臣定能讓父王親眼見到這些。”
“啊?吾兒莫非是仙人轉世?”
“父王所言大謬,哪來的仙人轉世,兒臣不過是一區區凡人,只是有些拙見罷了,沒有這些知識的支撐,兒臣亦是一普通公子。”
“那吾兒之知識從何而來。”
“這個……父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濟世方,只有重視教育,百姓開智,帝國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廣闊的疆域。”
“高兒所說之書在何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