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青衣行酒(第2/3 頁)
瞧著一臉屈辱之色的楚昭黎,心中惡劣的慾望更甚,“還不快給他換上奴婢的衣服。”
楚昭黎被當眾剝了明黃的外衫,被宮婢們粗魯地套上了一件尋常百姓穿的青衣,束了冠的髮髻亦被拆散,他算不得衣衫凌亂,可被當眾剝去服制,拆散發髻,君主的顏面已然是掃地。
和與群臣飲宴,逼懷帝行酒。遺留於世的史書上關於城破當日楚昭黎的記載只這寥寥一句,無人得以從中窺見其中屈辱。
彼時他端著酒壺赤腳走向坐著的舊臣,老太傅於心不忍,終是在酒盞傾斜之際起身走到楚昭黎的身邊,抱著這位亡國之君的腰慟哭出聲:“陛下,陛下啊……”
楚昭黎被老太傅抱得晃了晃,神色慘淡一片,似是無動於衷,只低下頭斟出一杯酒,道了句:“大人,請——”
君臣相攜痛哭流涕的場面叫李和看在眼中尤其不爽,他重重地擱下酒杯,冷冷出聲道:“太傅似是還攀顧舊朝,不肯認朕這個新君吶,既然如此,來人,拖出去,砍了!”
“太傅、太傅!”楚昭黎聞言面色一變,眼見著老太傅被廣平王親衛拉了出去,這才急忙看向坐在高位的李和,“你應下了不殺的,怎可出爾反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朕只說不殺,可沒說這些舊臣的不敬之罪也能饒恕。”李和坐在上首漫不經心地看著楚昭黎意外著急的模樣,心中只覺暢快極了,他指了指身邊一個宦官,用帶著戲弄的語氣道,
“昔時淮陰侯為漂母賒肉能受胯下之辱,你若今日也能從他胯下鑽過去,朕便也不殺那老匹夫。”
“陛下不必因我等受此等亂臣賊子威脅!”楚昭黎還未反應,在一旁目睹一切的舊臣們卻先忍不住開了口,其中一人道,“夫志士推誠守死,要立名節,乃是養生安身之本。”
“豈可貪圖生機而棄聲名於不顧?”那人說完,竟是起身撞柱而死。
旁人為之所動,亦起身慷慨陳詞:“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吾等若以身殉國,雖死未悔,陛下不必為我等求生而委曲求全!”
說罷竟也起身觸柱而亡,不過瞬息之間,舊臣大半死去,楚昭黎站在殿中,瞧著一個個昔日對他橫眉冷對的諫官為了全他的體面不惜以死明志,竟是忍不住掩面大笑起來。
他渴求了半生的東西,竟是在此時此刻被人以這樣的方式交付——這群旁人眼中沒什麼本事的諫官,為了他的尊嚴,為了他不受威脅,竟是不惜自盡,為君如此,此生何憾!
舊臣寧死不受李和的恩,他被當眾這樣駁面子,臉色已是相當難看,見楚昭黎還如此大笑,忍不住問道:“你笑什麼?”
“我笑你亂臣賊子痴心妄想。”舊臣以死明志,楚昭黎此時自也不必再委曲求全,他瞧著那李和,語氣譏誚,“你知道他們為何不認你麼?朝臣百姓的心之所向,是要拿聖人之德來換的。”
“而你——”楚昭黎抬起之間點了點李和,而後撇了撇嘴,譏笑道,“亂臣賊子,犯上作亂,莫說聖人,便是庶民之德,你也是沒有的。”
……
路舟雪踩著踏雪無痕出了洛陽,在豫州見著了謝儀,此人一身白衣飄然若仙,腳踩木屐頗有玄門風範——路舟雪認得他,謝懷玉。
三言兩語交代了來意,他卻從後者的口中得知,楚昭黎從接下意味著亡國之君的皇位時,為了撇清謝家,已然與謝陵斷絕了往來,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書信需要送給謝儀。
路舟雪起初不信,謝懷玉便當面拆了信件,果不其然,那封楚昭黎囑咐說一定要親手送到謝儀手裡的重要信件,裡頭只放了三張白紙,只有最後一頁有寥寥幾行文字,還是寫給路舟雪的。
那幾行字大意是說,楚昭黎命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