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班門弄斧(第1/2 頁)
一千億?這得是多少啊?
華夏全年工農業總產值才6619億,國民總收入3630億。要是為一架飛機砸進去國民總收入的四分之一,這日子還過不過了?就算當年的國之重器“兩彈一星”,也沒這待遇啊?
所以,蘇晨這話,郭偉強壓根沒當回事,反而皺眉問:“蘇晨,你分析了兩派的用意,想好沒,咱們這份規劃怎麼做?”
兩人沒注意到,角色定位已悄然變化。郭偉強甚至把規劃的制定者從“我”變成了“我們”。顯然,他潛意識裡已將蘇晨視為平等討論的物件,而不只是便宜徒弟。
蘇晨答:“老師,我們分析了兩派目的,下一步是對症下藥。規劃裡的有吸引兩派支援的元素。”
郭偉強微點頭,示意他繼續。
蘇晨說:“首先,得有為公的部分。”
“我們要強調,現在的‘運十’研發團隊,是舉全國之力打造的,經過十年磨合,來之不易。透過‘運十’原型機上天,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設計符合國際標準的大飛機,團隊是合格的。
而且,過程中,我們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推動了航空工業整體進步。
這些技術難題,有的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比如咱們“運十”的翼型,比“波音707”先進;有的在材料科學上,比如咱們研製的高強度鋁合金Lc4,填補了國內空白。
還有其他一系列成果。老師您這兒的資料肯定更全面詳實,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可以說,這架飛機的誕生,讓咱們國家的飛機設計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這成就可不小,得好好誇誇,把所有成績往大里說,說到研製者臉紅心跳,這樣給基研派足面子,證明他們當初的決策英明,工作成效顯著,領導有方。
郭偉強沒空理會蘇晨話裡的淡淡諷刺,急著想知道這小子下面的乾貨:“接下來呢?”
蘇晨順口奉承:“老師高瞻遠矚,下面的轉折才是重頭戲。
但是,“運十”的製造過程困難重重,這麼複雜的產品,對工藝和質量要求極高,暴露出咱們國家基礎工業薄弱,缺乏大型鍛造和精密加工裝置,沒有完整的質量監控體系,支撐不了如此複雜和大型產品的生產。
這不是短期全國大協作能解決的,必須下大力氣提升基礎工業水平,引進大批高階工業母機,培養高素質工人隊伍。”
郭偉強點頭:“你給實驗派提供了理由,那他們為什麼要支援你的專案?”
“因為,我們打算引進鷹醬國的‘bAc’生產線和配套的‘斯貝’民用版渦扇發動機啊。”
蘇晨笑道:“這可是引進消化吸收的典範,正合那一派的胃口。這麼大的事,不出國考察個十七八趟,怎麼定得下來?有這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正當理由,您還愁他們不幫您說話?”
“可這樣,停研派高興了,繼研派怎麼辦?你雖然給他們戴高帽,但他們沒得到實惠啊?該餓肚子的還是餓肚子,他們能支援?”
“不會不會,”蘇晨擺手,“因為我們還打算啟動‘bAc’和‘斯貝’民用版的國產化專案啊!
剛開始引進的“bAc”自然是散件組裝,先從純組裝做起,這期間,我們可以好好學習現代化生產中的質量控制和驗收標準,培養一批能幹的產業工人,讓技術人員領略西方的設計理念。
接著,我們制定個詳實的計劃,找準時機,逐步提升零部件的國產化比例,最終實現全本土化。
而且,一旦國產化,一邊可以對機型進行改進和升級,滿足更多需求。這些活兒,都需要那些高舉“繼研”大旗的人擼起袖子加油幹。您說,他們能沒活兒幹,能捱餓?
郭偉強沉吟片刻:“你這幾條說得挺好,在部裡討論估計沒問題,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