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心。”
苟參說:“兩位大人,苟參受許縣尉所託,ri夜兼程來到河南,只為傳信,受人所託忠於人,路途雖有歹人劫殺,但倖免於難,今承蒙大人眷顧,自當知無不言。”
“聖人有云:天下可以實現仁道的途徑有五個,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可以實行的修養有三個:智、仁、勇。”
“這些道理有的人生來就知道,有的人透過學習才知道,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但是明白了道理之後,有些人是無所求的自覺去實行,有些人是為了利益而實行,還有人是勉勉強強地去實行。”
“所以,愛好學習就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就接近仁愛,知道羞恥就接近了勇敢。故而知道了修身養xing就明白瞭如何治理民眾,知道了如何治理民眾,就知道了如何治理國家。”
張敞聽了驚訝的說:“這是那個聖人說的,我怎麼不知道?”
西漢從武帝劉徹開始尊崇儒家學說,而先秦之前的一些經籍學說,經過秦始皇焚書和項羽火燒咸陽後,幾乎損毀殆盡。
由於古典學說散亡,到了西漢文帝劉恆的時候,由老師和當世大儒們憑著記憶口授了一些儒家學說,用隸書寫成,這就是所謂“今文經”。
到了漢武帝劉徹末年,有人在山東曲阜孔子古宅的牆壁中發現了用一些古文字型寫的典籍,比如說“孝經”和“逸禮”,所以就稱為“古文經”。
古文經和那些大儒們所口授的今文經內容上總是有出入,因此,大漢的儒學便分成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
張敞之所以有這樣一問,原因是很多人都覺得今文經被人為篡改的現象比較嚴重,內容夾雜了很多當今學士自己的思想內容,有些歪曲了古人先賢的著書意圖,而且還有很多的典籍如今的學者根本就不清楚內容,所以發生了許多張冠李戴,魚目混珠的情況。
苟參掉了一大會的書袋子,為的就是這個“你不知道我卻知道”的效果,他恭敬的說:“這是禮記中庸中的一段話,卑職背誦出來罷了。”
張敞聽了沉思著,嚴延年就問:“你說的大道理世人都懂,在穎水縣,卻要如何去做?”
;
第35章苟參論政(二)
苟參聽了嚴延年的問話,還沒有回答,張敞就搶著說:“那這本典籍,如今在何處?有勞小友拿來,讓我看看。”
張敞要向自己借書,苟參聽了心說那些典籍都在你小友的腦子裡,你想看,等咱心情好了抄給你,臉上卻作難說:“這是卑職年幼時從一個老翁手裡翻閱的,如今那老翁的去處,苟參實在不知。”
苟參說著話,心中就想起了在荒山古廟裡遇到的那個武功高強的白髮老翁。
張敞聽了苟參的話有些失望,苟參接著回答嚴延年說:“大人問話,小的不敢不答。”
“苟參竊以為,穎水之亂,在於人治,試想穎水區區一個小縣,縣裡如果政令不通,賊盜滋事,世族亂政,那麼該縣裡的縣令官吏,卻是做什麼去了?”
“固然縣令可以說盜賊之事乃是縣尉職責,但是縣令是一個縣的第一責任人,放任著縣尉和縣丞互相攻訐,自己躲在一邊做為壁上觀,對縣裡的事情放任自流,其用意何在?其用心何為?”
“其心可誅!”
“作為大漢國國家官員,本應該各司其職,忠實的行使自己的權力,然而在穎水卻看不到這樣的效果,因此卑職認為,是縣令的錯。”
嚴延年說:“你說的也是,想當初黃霸黃次公在潁川郡的時候,穎水就沒有那麼多的事情,怎麼他一走,穎水就亂作一團。”
“上有所喜,下必效仿,要是按照苟參所說的,那麼問題就不是出在穎水縣縣令的身上了,而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