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春去秋來(第1/2 頁)
就這樣閆雅玫在孔家住下了,如珍也從最開始的不適應開始慢慢接受並習慣。現在每天幾乎都在重複三點一線的生活先憂院-愛墨院-她的窩珍寶院,想想要是沒個伴的確太無聊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如珍發現自從閆雅玫來了後,很少能遇到爹爹和哥哥了,估計閆家的想法落空了,至少在孔老爺和莫氏那裡事走不通了。
不過如珍旁觀閆雅玫表現得還是很老實,如珍感覺以她看遍人生的經歷就沒看出閆雅玫有什麼“非分之想”。這樣也好,不然如珍覺得她不懂如何與對孔凡之虎視眈眈的人和平相處了。
轉眼就到中秋節了,這是如珍來到這裡的第八個年頭,閆雅玫也到了金釵之年的12歲,今年和往年一樣家裡面早就開始佈置了,秦國對中秋節的重視程度如珍覺得比現代重視多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掛起彩燈,還會互相走門串戶,中秋當晚建德帝還會攜家帶口到京城望民樓與民同慶,那是京城最高最大的樓,每到重大節日皇帝都要到望民樓與民同樂。據說那晚望民樓前廣場會舉辦燈會,各省各學院各名門望族大家都會選出優秀的作品參展,由皇帝選出優秀作品予以獎勵。為了博得皇帝的關注,每年這時候大家都會卯足勁製作形狀各異博人眼球的花燈,以期獲得皇帝的關注,為家族學院爭光。為什麼是據說呢,因為莫氏從來沒讓如珍參加過燈展,都是哥哥孔凡之和休假回家團圓的侍女姐姐們回來給她描述的。
今年的中秋節又和往年不一樣,今年莫氏終於批准如珍出門看燈展了。聽到這一訊息,如珍高興得不行,從閆雅玫偶爾露出的笑容看出她也非常開心,畢竟前兩年如珍不能出門看燈,閆雅玫也不好自己提出來。如珍現在每天都在倒數看燈時間,越是臨近越是興奮,看來真是把自己當小孩久了心態都會變成小孩了。連陸師傅都感受到了如珍那種期待的心情,為此還專門開了一節課教授如珍她們怎麼製作花燈。如珍小手胖胖的不慎靈活,在師傅的指導下勉強做了個小貓花燈,不過陸師傅倒是讚不絕口,覺得如珍僅在畫裡看過貓的樣子,就能描摹出形狀來,非常有天賦,如珍非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這一讚揚。反觀閆雅玫倒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做了個荷花燈,遠遠看惟妙惟肖的,想來點起燈會更好看。
轉眼就到中秋節那天,今天過節,師傅們也都放假了,所以沒事做的如珍被莫氏叫去“聊天”去了。反反覆覆囑咐出門要注意的事項,這不能幹那不能幹,一點要跟緊哥哥,如若不然下次就不讓出門了。如珍想說可以翻白眼嗎,不是莫氏自己同意去的嗎,看這不放心的樣子,還得聽上一天的嘮叨,還不如不去呢。閆雅玫在旁倒是一副很受教的樣子。聽著聽著,如珍就開始點頭如搗蒜了,沒辦法莫氏的聲音共鳴率就跟催眠曲似的。
“如珍,如珍……”突然莫氏的聲音傳來,如珍茫然抬頭,順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莫氏看得哭笑不得,責備得話也說不出口了,只剩下愛撫的摸摸如珍狀似乖巧得小腦袋。
見這形勢,如珍趕緊抱著莫氏撒起嬌來,順便問出了她的疑惑:“娘,您那麼不放心我出門,怎麼今晚燈會還會讓我去呢”。
莫氏哭笑不得說道:“怎麼,娘讓你出門玩還是孃的不是了,那要不你今晚別出門了,我們娘倆在家賞月多好”。
如珍趕緊說道:“娘,您可要說話算數,我這可是期待很久了的,最多我晚上回來得早些,陪您繼續賞月,好不好”。
看著如珍討好的表情,莫氏徹底沒脾氣了,抱著如珍說道:“在娘眼裡,如珍一直都是孃的小心肝,娘想一輩子陪著你。但是,如珍一天天的長大了,要開始有自己的人生了,娘不能一直把你拘在家裡,你爹說了,要娘嘗試著放開手。”說罷,颳了刮如珍的小鼻樑說道:“你要謝就謝你爹去,要不是你爹這麼說,娘是不會準你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