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知識傳播(第2/2 頁)
場,每日清晨都有稚嫩的呼喊聲。
更有熱心的村民,將自家抄錄的江綿講學筆記,分享給那些錯過當日課程的人。知識如同漣漪,在清平村不斷擴散。
但傳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村裡有幾位老者,思想守舊,對江綿這套“新把式”心存疑慮。一日,江綿正在給幾個後生講如何改良農具,一位白鬍子老頭揹著手走過來,冷哼一聲:“哼,咱祖祖輩輩種地,哪用得著這些花裡胡哨的,別到時候顆粒無收。”
後生們面面相覷,江綿卻不惱,恭敬地行了一禮:“爺爺,我知曉您經驗豐富。可如今這世道,別的村子都在想法子改進,咱要是固步自封,收成怕是難有長進。這法子咱先試試,小範圍的,要是不成,權當大夥長個見識。”
老者聽了,雖還是一臉懷疑,但也沒再言語。江綿見狀,便邀請老者一同觀看後續的試驗田,用實際行動慢慢打消他的顧慮。
同時,在紡織刺繡這邊,染料的採購也出了問題。原本說好送貨的貨郎,臨時家中有事,耽擱了行程,新染料遲遲不到,女眷們眼巴巴盼著,有些喪氣。江綿得知後,趕忙託牧野去鄰村打聽,自己則安撫眾人,提出先用村裡現有的材料嘗試混色,竟也調出了幾種別緻的色彩,讓大家重拾熱情。
知識傳播的過程伴隨著困難與挑戰,但江綿和牧野從未想過放棄。每解決一個問題,清平村前進的腳步就更穩一分。隨著第一季改良種植的莊稼迎來豐收,新樣式的布匹在集市上受到稱讚,孩子們愈發健壯懂事,那些質疑聲漸漸消散。
清平村,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在知識的滋養下,煥發出全新的生機。江綿知道,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這希望之光,便永遠不會熄滅。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綿依舊每日忙碌於整理資料、籌備講學,牧野則是他堅實的後盾,幫忙處理各類雜事。村裡外出的人越來越多,將清平村的變化帶向四方,也帶回外面世界的新訊息。而知識的傳播,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春雨,潤澤著這片土地,孕育著無限可能,讓每一個清平村人都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大步向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