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2/3 頁)
人。我採訪此案的時間先後長達4年之久。2003年7月19日,在由全國總工會主辦的《工人日報》以整版篇幅發表了報導,隨後,《京華時報》、《揚子晚報》等多家報紙轉載了我的文章。只是,我沒有想到,我的這篇文章不但沒對沈姐起到任何幫助,反而給她帶來了一連串的麻煩。
特別是,她做夢也沒想到,與醫院的正當訴訟竟會導致自己下崗。
早在2003年1月,一位好心院領導曾告訴沈:&ldo;小沈,你要有所準備,一旦你的官司敗訴醫院就讓你下崗。他們說你的訴訟給醫院帶來了不好的影響。&rdo;
2003年12月12日,一位院領導和沈姐談話時還特意指出:&ldo;到培訓班裡要好好學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rdo;沈姐問:&ldo;我有什麼錯誤?&rdo;他說:&ldo;你與醫院打官司就是錯誤。&rdo;
培訓結束後,那幾個與沈姐一起待崗的人都各自找崗位。果然不出所料,其他3人都回到了原崗位,只有沈姐一人到處碰壁。
2004年1月7日北戴河醫院下發了一個通報,其主要內容是沈淑萍對自己為什麼被評為末位沒有認識。其他3人分別對自己的差距有了深刻的認識,經過培訓綜合測評結果:其他3人合格,惟有沈淑萍不合格。
其他三人被評為末位後,他們的主管院長在與他們談話時分別都給他們指出了不足,但北戴河醫院的主管院長在找沈淑萍談話時說:&ldo;你的工作無可挑剔,我也不知道你有什麼不足。&rdo;也有個別院領導對沈姐說:&ldo;要不你就委曲求全承認錯誤吧,保住你的鐵飯碗,別把工作丟了。&rdo;沈姐不能接受,所以她又決定找孫恆俊討說法,但多次找孫時,孫總是避而不見。
2004年1月10日下午,院方又專門為沈的問題召開了中層以上幹部的緊急會議。一位副院長宣讀了沈的學習總結,他還強調,就是報紙給醫院帶來了不好的聲譽,她在總結中還不承認錯誤。
關於是否同意讓沈淑萍上崗的問題,一位副院長說:&ldo;她這個人哪兒都好,就是報紙這點事,承認了不就行了嗎?先給她做做工作&rdo;。沈姐覺得在整個過程中她沒有任何錯誤,所以她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事實和違心的檢討。同時,北戴河醫院還在相關檔案中認為&ldo;訴訟嚴重影響了醫院聲譽、嚴重幹擾了工作秩序,需要浪費諸多精力……&rdo;
當沈淑萍多次前往院黨委辦和院長辦公室詢問有關原因時,孫恆俊一直避而不見,那位醫院的黨委副書記朱某振振有詞地說:&ldo;這還用問嗎?你不是一直要與醫院打官司嗎?你不是總愛請記者來批評我們醫院麼?現在就叫你下崗,有種你就去告去吧!&rdo;
朱還說,你應承認是報紙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醫院經濟收入不好,因為你開了幾次庭,牽涉到很多人,還使院裡20多人出庭做證,是你自己得罪了這些證人呀,所以他們才給你打低分……
2003年11月27日,北戴河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孫恆俊在&ldo;工作報告和人事制度改革報告&rdo;中明確指出:&ldo;……目前我們(院)尚有兩例醫療糾紛正在法院審理中,由於醫療糾紛嚴重影響了醫院的聲譽,也影響了業務收入,同時也影響醫務人員的情緒,需要浪費許多精力來處理這方面的事情,嚴格(重)幹擾破壞了醫院的工作秩序。&rdo;
沈淑萍認為:孫在報告中所說的兩起醫療糾紛除自己正在進行的訴訟外,另一起就是於麗梅狀告醫院的訴訟。
2003年底,北戴河醫院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