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1日本神道教儀禮中獻給神的紙條或布條,串起來懸掛在直柱上,摺疊成若干之字形。外形簡單來說就是在一根木棍上,纏有紙條。常見的是一根木桿上垂下2條、4條或8條垂紙,常見色是白色,不過也有五色、金色。用途有三種,用來供奉在神像前的,用來除魔的,用於祈禱和&ldo;清潔&rdo;。使用的時候一般是以&ldo;左右左&rdo;的方向來回揮動,也有直接插在一個地方固定不動的。
除魔儀式過後,祖神1後代們走下神殿,四處敬聖酒,一些人臉上開始泛起了紅暈。
1當地氏族所共同信仰的神,是當地血緣之神。
敬酒期間,不知從何處聚集而來一群十三四歲的少年們,身著白色麻布&ldo;水乾&rdo;,上面繪有與求籤箱同樣的&ldo;九枚笹&rdo;紋樣,雙腿的裙褲用繩子綁緊,頭扎白巾,手上拿著一支帶有銀色紙穗的長矛。只有一人比較特殊,身著披肩,頂著一個表面斑駁的鹿頭,手拿竹葉,走到少年們中間。
那位臉上長瘤的老人手持笛子出來了。除了老人,還有個人也拿著笛子。其他人中,有兩人擊鼓,一人鳴鉦1。他們都穿著同樣的浴衣,純黑紡綢的禮服,繪有花紋,是樂官的打扮。
1中國古代打擊樂器,亦名&ldo;丁寧&rdo;,銅製,形狀近似小型的鐘,可執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就是&ldo;編鉦&rdo;。
笛聲、鼓聲響起,少年們開始圍繞著中間的鹿頭人翩翩起舞。樂曲曲調平緩、單調,舞蹈亦是閒情碎步。四周的少年們與鹿頭人若即若離,不斷重複著舞步,不知何時才會結束。
最初還覺得祭典挺新鮮的孩子們,看著看著也就厭了,又開始在院子裡你追我趕起來。
這時,笛聲忽轉,鹿頭人停在一處,原地轉圈。接下來似乎是這場舞最後的高潮。只見他蹲下來,周圍的少年們一起伸出了手中的長矛。舞蹈就跳完了。掌聲稀稀落落。
表演完的少年們,舉起陶製的酒杯,四處敬酒。神社內有位身著制服的警察在散步,見此情景並未阻止1,而是和一名村民談笑風生。
1根據日本的法律,未成年人不得飲酒。所以文中的主人公見到警察不阻止這些十三四歲的少年喝酒會感到很奇怪。
最後,酒居然還敬到他這兒來了,他若無其事地一口乾掉。
那個鹿頭人並沒有在舞蹈結束之後取下鹿頭,就這麼頂著它,喝著酒。紀子只能看到他的下巴。
神官在拜殿1出現了,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人,黑黑瘦瘦,個子不高。雖說瘦,卻長著一張寬大的臉。他頭戴一頂起了毛邊的立烏帽子2,身穿草色素袍,手持一支大幣束,口中不斷地念念有詞。
1在寺廟建築中指正殿之前的部分,善信於此處擺設祭品祀神,故稱為&ldo;拜殿&rdo;。&ldo;正殿&rdo;即位置處於正中的主要殿宇,是神社的主寺,也稱為神殿或本殿。
2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流傳下來的一種黑色禮帽,近代日本成年男性的和裝禮服組成部分。鎌倉時代以來,烏帽子越高表示等級越高。高高的那種叫立烏帽子,矮矮的那種是折烏帽子。公家通常帶&ldo;立烏帽子&rdo;。此外還有侍烏帽子、印立烏帽子等。
&ldo;差不多就行了!&rdo;
&ldo;六藏太夫,你快點啊!&rdo;
四周的人們毫不客氣地催促著。神官受到打擾,口中的祝詞變得語無倫次,念不下去了。於是他草草結束了祝詞,舉起幣束,用力揮舞起來。
裝著大鼓的彩車被人們移到拜殿前。彩車有兩層,不高,頂部彎彎翹起的設計十分特別。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