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秸稈紗風靡登州府(補更)(第1/2 頁)
第137章 秸稈紗風靡登州府(補更)
孫新進店時顧大姐手上正有客人,他便在一旁等待。
等顧大姐招呼完那客人後拿著賬本走過來,孫新才問道:“這幾天麻紗的銷售情況怎麼樣?”
顧大姐一說這話便不禁高興,笑道:“好得很,咱們一斤麻紗只賣八文,紗線又勻又細,根本不愁賣。”
孫新有些驚訝:“就咱們十里牌這點地方居然能把一天六百斤的產量都消耗出去?”
“不只是十里牌,有不少販子甚至從其他的州縣來咱們這兒進貨呢。”
“我們這兒一斤麻紗才八文錢,賣到外地去哪怕加上運費都比他們本地自己漚麻做紗線要便宜。不買才傻呢!”
孫新臉露喜色,點點頭。
他調查過在登州附近的古法制作麻紗的成本就是一斤八文錢,這還是大地主家裡面大規模製作的成本,如果是小農漚麻做麻紗成本肯定比八文要高。
孫新自己麻紗廠的出廠成本其實才五文,但因為其他人的成本價就是八文所以他才定了八文錢的價格,已經足夠有市場競爭力了。
孫新自己的生產成本在黃麻自給自足之後更成本甚至能低到四文。
至於跟他惡意競爭的人,根本就沒有。
這時代登州的黃麻和苧麻種植面積很小,而且孫家莊現在敞開了收購黃麻已經把本地的黃麻價格往上抬了不少,不需要漚麻直接一車車送到孫家莊來就好了,孫新照單全收。
那些紡紗為生的女子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麻紗價格低下來織布的利潤就高了許多,十五斤麻紗就能織出一匹布,一匹麻布在河北的市價是兩百文。
普通人家婆媳兩人配合在家用五天時間就能織出一匹布來,用孫家莊的麻紗織布往其他州縣售賣,一個月的收入能抵上一個壯勞力。
現在附近的農村裡家家戶戶都忙著織布呢。
真正受損的人當然有,等到過幾個月這些布匹大量傾銷出去,必然瞬間打擊鄰近州府的麻布市場。
不過那和身處登州的孫新有什麼關係?
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麻紗都處於熱銷的狀態。
孫新透過孫記每銷售一斤麻紗就能掙四文錢,一天生產六百斤,這個麻紗廠一年的利潤在一千兩上下。
黃麻種下後不久孫家莊上的農事也忙碌起來,新的一個輪種週期開始,立夏前孫家莊上兩千畝土地全部要種下花生。
同時早就說好的流民終於來了,孫新也安排了一些莊客去到登州開了粥棚賑濟災民。
本來按照宗澤的說法,這批災民應該在三月初就會到達登州的,可是事實上來的卻比預計中慢了不少。
宗澤對此很奇怪,孫新也不太理解,對莊客們說起,還是陶宗旺給了一個讓他完全想不到的答案。
“這些流民該是回家種穀子去了。”
陶宗旺解釋道:“哪怕是流民也是家中有地的,有些是自耕農,有些是佃種土地的莊客。他們雖是去年受了災荒,土地減產不得不出來乞討求活,但是今年開春說不定會是個好年景呢?”
“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回去先把種子埋到地裡,哪怕種了種子再出來討飯心中也有個念想不是?”
孫新疑惑:“他們都討飯了,哪來的種子種地?”
陶宗旺道:“有些是路上討來的,有些是回去找老爺們賒來的,還有些便是討飯之前就在家中囤下的。”
“我曾聽聞,有人一家沒飯吃出去討飯,留了兩個老的走不動在家裡。老父母活活餓死也沒有動家中的種子糧,等到來年他們家兒子討飯回來,把餓死的父母埋葬了,便從灶下拿出那藏好的種子糧種到地裡,秋天得了一場豐收,便是因此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