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國士(第1/2 頁)
也不知是不是看出了蘇照的疑慮,還是回應蘇照的話語,陳韶這廂又道:“先君侯猝然而去,未及為君上佈置,當時諸臣疑忌,更有內外勾連,鬼蜮伎倆謀害君上,可謂魚遊沸鼎,間不容髮,君侯待時而行雷霆一擊,已有霸主之風。”
實際,這段時間蘇照的表現,陳韶都看在眼裡,蘇國前任國君猝然而逝,甚至沒有交代後事,少年國君能在此不利情境下,在短短几天,就清除宮內隱憂,這番雷霆手段,足以讓陳韶刮目相看。
當然,縱然蘇照平庸一些,其人受蘇照之父的厚遇,也會擁立蘇照,事實上陳韶這位法家門徒,前世也是這麼做的,只是蘇照後來“失德”,這位法家門徒和蘇國公卿是親眼所見……
之前,敬弘道的“懿”,已是相當準確地概括了蘇照之父的一生。
仁厚、寬宏,有君子之德,但治國才能實際只有中人之資。
蘇照聞言,道:“而今雖無累卵之危,但常有禍亂藏於內,陳卿當有一言教我。”
的確是累卵之危已去,如果是幾天前,他禁宮須臾都不敢離。
陳韶道:“君上對弭亂之法,似乎已然成竹在胸。”
“如無意外,當徐徐削之。”蘇照輕輕說出四個字,道:“孤心頭疑慮,唯恐動盪,不知此法可取否?”
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剝洋蔥,切香腸,剝切到一定程度,袁彬必反,那時他自可處置。
當然,前期他還是會麻痺其人。
陳韶思考了一下,肯定道:“君上師出有名,挾堂皇霸道之勢,行雷霆一擊,無人敢亂。”
見蘇照疑惑,陳韶道:“執兵作亂者,唯袁氏親信耳……雲臺大營泰半軍兵都是蘇國軍士,唯上下軍官,或為袁氏親信,或為袁氏宗族。”
蘇照明白了陳韶的意思,就是真正可能作亂的唯有袁彬的宗族、親信。
“北境三郡郡尉呢?”蘇照問道。
“淳于老將軍老當益壯,此去當可建功,順勢而為,三郡郡尉可制。”陳韶似乎擔心蘇照不信,說道:“燕山之盜悍勇之氣雖足,但用兵無章法,勢不長久。”
蘇照心下稍定同時,也是暗歎,果然是被這位法家門徒看出了端倪。
淳于朔出征之前,他就已面授機宜,讓其抽空將三郡郡尉手下兵將整合、打亂,以禁軍兵將接管統御。
蘇國泰半精兵都是出自淳于朔訓練,其人德威隆著,深得軍心,有其出馬,當能防患未然。
二人不再深談此事,下方說書之聲恰是提到,周武南逐蠻夷,北伏戎狄,威加海內,萬方臣服。
蘇照問道:“我欲成就晉楚秦齊那樣的霸業,陳卿,可有一言教我?”
此方世界,仙魔縱橫,可謂疆域廣袤,人文薈萃,單一個蘇國所在的豫州,疆域就已遠邁蘇照前世地球華夏,可如今的國際格局隱隱有著春秋列國的影子。
天元神洲,9州列國,大大小小,有著近百之多,經千年以來,互相兼併,最終形成了這麼幾個大國,秦齊楚晉鄭,這就是天元神洲的表世界五常。
至於裡世界五常,燕,吳,越,宋,魯,同樣不時刷一下存在感。
尤其豫州之地,鄭國獨霸,宋國則不時挑戰著鄭國的霸權,衛陳蔡許這些國家,包括蘇國,在夾縫中生存,時不時玩著存亡絕續的苦情戲碼。
而且,大國王室背後和道門9宗關係千絲萬縷。
“君上,而今鄭國獨霸豫州,唯宋國堪堪與之爭鋒,蘇國國弱地狹,想要爭勝並不容易。”陳韶眉頭緊皺,顯然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蘇照聞言並不失望,事實上,他結合著前世,掌握的資訊還比陳韶多一些,豫州這幾個國家,最終成功建仙朝的,那是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