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水滸傳37(第1/2 頁)
第四篇-路見不平一聲吼
好漢義結少華山
不是地主傻兒子-九紋龍史進之一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惡了殿帥府高太尉。攜母連夜逃離東京汴梁城,投奔老種經略府,邊關效命。
施耐庵寫出王進忠孝兩全的好漢。無有妻室,水滸傳中好漢形象。一路上,寫出十數處母子兩人,此為大孝之人。逃奔邊關,而不落草為寇,此為大忠之人。亂自上作,忠孝好漢,被逼流落江湖。此是水滸傳主題。
因貪走行程,誤了宿頭,投奔到一處莊院。史家莊史太公,宅心仁厚,收留了母子兩人。王進之母,勞累過度,病倒在史家莊。
無巧不成書。打麥場上一年輕後生,使得棍棒呼呼作響。好武之人,都好這一口。王進脫口而出,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年輕後生勃然大怒,初生牛犢不怕虎,雛雁高飛恨天低。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王進使出一棒,後生納頭便拜。徒兒九紋龍史進,參拜師父。洪教頭之所以不能成為好漢,被林沖一棒打翻,含恨羞赧而走。這就是英雄好漢,英雄敬英雄。
九紋龍史進,史太公之子。自幼酷愛武藝,太公為其花重金,聘請了七八位自稱江湖高手的師父。打虎將不打虎,伏龍手不伏龍。騙吃騙喝騙錢財。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為報史太公收留之恩。傾心點撥史進十八般武藝。一個肯教,一個肯學,半年功夫,史進武功突飛猛進。成了一等一高手。名師出高徒。
王進滿意地點頭。“徒兒!我的功夫,已傾心傳授,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好好練習,前途無量。”
王進收拾行裝,婉辭相留,攜母投奔延安府。史進送了一程又一程,含淚拜別師父。
九紋龍二五更的功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熟。史太公年老病亡,史進厚葬了老人家。過著朝起日落的平常生活。
莊子附近,有一少華山。方圓數百里,樹木茂盛,地勢險惡。三個強人,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為官府所迫,佔山為王,打家劫舍。雖為匪為盜為強人,但為人義氣,不禍害百姓。
因到華陰縣借糧,二當家跳澗虎陳達,路經史家莊。一言不合,與九紋龍鬥在一起。史進仗神威,十數合力擒跳澗虎。桃園結義少華山,患難與共真好漢。神機軍師朱武、白花蛇楊春,知道九紋龍是個大蟲,難以力取。兩人反綁雙手,聽從史進發落。
九紋龍也是英雄真好漢,不能落井下石,為江湖不恥。看到三人如此仗義,好漢惜好漢。八拜之交,成了過命朋友。
白衣秀士王倫佔據梁山泊,心地狹隘,嫉賢妒能。只能落下被殺被清理,江湖被恥笑的結果。金眼虎鄧龍,嘯聚二龍山,心胸窄小,不能容天下好漢,寶珠寺只能換人。這就是江湖,庸者下,能者上。不善者走,好漢者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沒有不透風的牆。欲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少華山好漢給史家莊送些金銀珠寶。禮尚往來,史進也給少華山回饋豬羊食品。每次都派賽伯當王四,這小子口齒伶俐,盡有小聰明。
這日,來到少華山,受史大官人之命,邀請眾好漢到史家莊共度中秋佳節。朋友相見,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直喝得天明地黑,王四醉醺醺地走到松樹林,倒頭就睡。
鏢兔李吉趁夜打點野味。看到王四醉態,樂了。這小子還真有口福,布袋鼓囊囊,肯定發個小財。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掏出金銀,帶出一封書信。史大官人親收,少華山敬上。
李吉眼睛放亮,史進與少華山強人勾結,官府懸賞三千貫。王半仙算我今年,財源滾滾來,正在今日。
八月十五中秋夜。一輪明月,遙掛天空。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月亮更園。
史